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3单元《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3单元《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7-21 20:5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的指导思想是:遵循学生年龄特点,树立音乐文化传承意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京剧是传统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具有独特的魅力。本节课的主旨在于学唱现代京剧片断,了解京剧唱腔特点,增加京剧知识,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培养民族的自豪感。
(二)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
遵循课标精神,我校将京剧纳入校本课程。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因此应该让更多孩子接触京剧,更好地了解京剧,从而喜爱京剧,感悟京剧的艺术美。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五线谱)(教育部审定201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活动内容——京剧行当(生旦净丑)。
这节课是京剧中的四大行当的赏析。京剧四个行当的演变过程。学会分辨每个行当都是什么?领略真假嗓的不同之美。
京剧舞台上的角色根据其性别、性格、年龄、职业及社会地位的不同,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在京剧专门名词里称作“行当”。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行是扮演女性的角色,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
净行俗称“花脸”,一般扮演男性角色,分正净、副净和武净。
丑行又称“三花脸”,多演伶俐幽默或阴险狡猾的角色
充分明确每个行当特点才能正确区分,为今后知识、演唱打下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对京剧的知识储备:
本内容是四年级教学内容,本课时授课是四年级3班4班学生。两个班的
学生对京剧的起源、京剧的四功五法、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区别、也知道一些京剧名家等京剧基础知识,但是只是初步的了解。
欣赏过《贵妃醉酒》片段、《猛听得金鼓响》、《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苏三起解》、《凤还巢》片段等等。
2.学生的演唱基础:
学生能完整演唱《说唱脸谱》,跟老师一起演唱《卖水》,《干撒热血写春秋》知道京剧对字儿、劲儿、气儿、味儿的特殊要求。
3.学生对京剧的态度:
自从京剧进课堂以来,经过该校教师授课、我们团队的集体授课学习,学生们非常喜欢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优秀音乐文化、国粹京剧这种综合性艺术表演了。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1.教学方式说明:
采用教师讲授式、学生体验式、生生合作式、师生合作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式等多种方式。
2.教学手段说明:
(1)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判断行当。
(2)团队教师演唱《三家店》《猛听得金鼓响》唱段。
(3)乐队伴奏现场学唱。
(四)技术准备:
1.截音频、视频软件。
2.自制PPT, 将声音、文字、图片结合在一起
3.搜集教学用视频。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前期教学状况:四年级学生这学期首次接触京剧,讲过些京剧的知识,也学过一两个唱段。通过观看视频和老师声情并茂地表演,学生对京剧的唱、念、做综合性表演都非常有兴趣。
作为授课教师,对京剧比较喜爱,能够演唱老旦、老生、青衣的很多唱段,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演唱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
问题与对策:虽然学生对京剧非常有兴趣,但是京剧的演唱、综合性表演专业性很强。单就一个“唱”要做到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就不容易做到。京剧的表演更是博大精深,要做到惟妙惟肖、准确把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学生的嗓音条件与京剧演唱音域要求也有很大距离。
通过模仿老师范唱进行学唱。
学生通过对剧照的观察判断行当,由教师揭示答案,进行诠释与赏析。
三、教学目标:
1.巩固已学过的京剧知识。
2.引导学生通过“听”“赏”“析”“唱”等方法初步了解学习京剧行当的有关知识。
3.进一步激发学生喜欢京剧艺术表演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音乐传承意识,为学生终身热爱京剧、弘扬京剧艺术奠定感性基础。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运用艳丽的剧照、名家的视频结合,让学生接触、感受京剧行当的美。
2.京剧大小嗓的体验《三家店》《猛听得金鼓响》。
(二)教学难点:
行当特点的划分
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
一 、回忆京剧发展史:
1.教师图片提示,按照以前学过的知识储备程度,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回忆:历经800余年,传承悠久——金元杂剧到明清传奇——昆曲弋阳腔繁荣——京剧徽班进京京剧形成。
孕育期——清初
乾隆中叶后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乾隆五十年(1785年)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形成期——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 同光名伶十三绝
成熟期——1883年一1918年
鼎盛期——1917年以来
二、新授内容
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京剧的美的知识。
造型 服饰美
唱腔 韵味美
做派 唱词美
2.教师揭示本课主要内容——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3.教师带领学生了解行当的发展过程
七八百年前元杂剧:旦 净 末
明末清初昆曲 :十二种行当
汉剧 :十种行当
京剧:生旦净末丑——生旦净丑
三、行当了解
(一)生行--生 均为男性角色



1.讲解行当划分:
生行--生均为男性角色,老生、小生、武生 、娃娃生、红生等。
老生:中年以上男性,老生又称须生、正生或胡子生,髯口、本嗓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武生。
2.学唱老生唱段《三家店》
由教师乐队伴奏,张老师演唱完整唱段
康老师教唱几句,教师乐队伴奏,学生体会本嗓特点
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
尊一声过往宾朋听从头
一不是响马并贼寇
二不是歹人把城偷
杨林与我来争斗
因此上发配到登州
舍不得太爷的恩情厚
舍不得衙役们众班头
实难舍街坊四邻与我的好朋友
舍不得老娘白了头
娘生儿连心肉
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想娘身难叩首
娘想儿来泪双流
眼见得红日坠落在西山后
叫一声解差把店投
(二)旦行—— 简称“旦”。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旦角全为女性。
1.讲解行当划分: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多表演性格活泼的女子,也有一部分悲剧和反面人物。
花衫: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发展而成的新的旦角类型。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2.学唱老生唱段《三家店》
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
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
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
敌血飞溅石榴裙
有生之日责当尽
寸土怎能够属于他人
番王小丑何足论
我一剑能挡百万_???_
由教师乐队伴奏,徐老师演唱完整唱段
康老师教唱几句,教师乐队伴奏,学生体会小嗓特点
(三)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
1.讲解行当划分


脸部化妆丰富,化妆用脸谱,俗称花脸,男性人物。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多为将军、神话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
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武花脸(腰腿功、把子功)。
(四)丑行——简称“净”,亦叫花脸。丑行又分文丑、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
三、拓展提升
1.教师引导学生演唱《唱脸谱》
2.欣赏《盗库银》
四、教师简单小结宣布下课
五、学习评价方式:
(一)学生演唱的过程评价:
1.能初步按京剧要求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偏重态度评价。按照学生能否声情并茂的演唱、表现、投入进行评价。
(二)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
1. 教师结合学生课堂表现随时进行评价,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教师教唱、跟录音练习都要及时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的大胆尝试和成功体验。
2.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六、教学设计的特点:
(一)合理利用教师资源,团队参与授课
授课教师有多年演唱京剧的基础,京剧进课堂利用校本教材也进行了多年实践,结合本教材任务进行授课,无论在知识储备、演唱技巧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能很好的完成课标、教材要求的任务。
参与授课和演出的教师均为我区音乐教师,经过几个学期的知识学习、演唱学习,也参与了中期汇报的讲课、演唱基础,因此能胜任本次集体参与授课任务。
乐队教师也是本区音乐教师,利用自己所学特长组成乐队,进行唱段的现场伴奏与曲牌演出,效果非常好。
(二)口传心授与识读乐谱相结合进行唱段体验
京剧艺术源远流长,经过二百多年的演变发展,形成了其特有的舞台表演体系和艺术特色。“口传心授”是中国戏曲传统的传承方式与教学方法,也是京剧的主要的学唱方式。
这节课,教师采用口传的方法,指导学生把京剧的韵味初步掌握。在学会演唱后再对个别字的处理、气息的运用、发声的位置进行了指导,这样学生会唱的更会有韵味。
(三)学生对民族音乐、对京剧的热爱是本课实施的关键
京剧,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其进行挽救和推广势在必行。“京剧进课堂”主旨是让小学生们通过接触一些京剧经典作品、了解京剧一般常识、引导学生有兴趣欣赏戏曲,愿意去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
“京剧进课堂”不是为了培养专业京剧人才,也不是把京剧作为单独考试内容来呈现,它是融合于音乐教学之中,使音乐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京剧唱腔悠美、动听,化妆、服饰、锣鼓、板式也都深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种唯美的艺术形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的学生非常热爱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非常热爱国粹——京剧。
七、教学反思:
执教了《京剧行当》一课,从开始备课,到收集、整合材料,再到分割MP3、视频,直至最后课堂学习,使我感受很多。
(一)本课所需材料,乐谱得去搜集。搜集后的乐谱要进行整理。同时搜集到的视频资料还要进行切割、整和,才能变成上课用的音像资料。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大量时间去研究,还要请教电教老师,总之要费很多精力与时间。
学生是三年级我授过课的学生,但平时并不能经常给与其授课,对于学生掌握的程度只能通过测试和询问授课教师获得。但是看到学生们在我的授课过程中,那种认真、那种投入、那种欣喜以及表演那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再看看那一张张渴望学习的笑脸,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双眼,我就觉得很欣慰、很自豪、很有成就感,那是一种当老师的幸福。
(二)给师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
这节课看到了孩子们的热情,看到了孩子们自信、大胆的表演,很让我感动。虽然我并不能经常给这些学生授课,但是我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表现欲,同时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我由衷地夸奖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
所有参与授课与演出的教师们也是得到了锻炼,同时对自己前期的学习也是一种检验,为今后很好的传承京剧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