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黑与白的表现力——鱼 冀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黑与白的表现力——鱼 冀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7-21 20:5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黑与白的表现力——鱼》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黑与白的表现力——别致的鱼》从学生实际出发,融欣赏、创作、表现为一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拓宽学生创作思维和空间。
二、学情分析:
“鱼”是学生常见爱吃的水生动物,而“别致的鱼”并不多见,能画出别致的鱼则要有一定的观察、想象和表现的能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这堂以“鱼”唱主角的体现黑与白的表现力的图案设计课,为孩子们的美术课增添了乐趣。
三、教学目标:
1、在学习中学生能把任何图形设计成鱼并添加富有创意的纹饰。
2、在鱼纹图案和黑白对比的设计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生感受借形画物的乐趣,理解艺术源于生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启发学生在了解常规鱼形的基础上设计出黑白效果且别致的鱼造型。难点则是鱼纹的设计。
五、准备工具:
课件、铅笔、橡皮、绘画纸、记号笔、勾边笔。
六、教学过程:
(一)直接进入主题,认识鱼的外形
1.学生动手画所知道的形——它们可以是几何形、自然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形。(课件)
2.教师随意的挑选其中的几个形,再在上面添加几笔,看看它们会变成什么。(出示课题)(课件)
3.改变形的方向,也会产生别致的效果。(课件)
如下图:
4.请同学们马上尝试着在其他形上添加几笔,使它们也变成活生生的鱼。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使学生明白,只要是能想到的形,进行巧妙的添加或改变方向后,都可以变成鱼形,从而使学生领悟设计时可以打破常规,放任自己的想象作为一种新的尝试。)
(二)添加美丽的花纹
1.师:同学们,在我们笔下一条条活生生的鱼已经诞生了,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鱼身上还缺点儿什么呢?
学生观察得出:缺少花纹。
2.师:图案设计来源于生活,但是它又可以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很多花纹和真实的鱼根本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是只要你大胆的使用,一条全新的鱼就会在你的眼前诞生。你不妨作一次放肆的猜想,把你们心目中美丽的花纹嫁接到鱼身上。(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以同桌讨论的形式设想在鱼身上添加怎样的纹饰将会产生别具一格的效果。)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及时的归纳:(课件)
A.添加抽象的“点、线、面”,使鱼身的花纹变得更丰富。
B.添加具象的种种纹饰,尽量发挥你的潜能,将想象到的纹饰作进一步的加工后,就可以变成一件美丽的“鱼外套”了。
(设计意图:在欣赏中学生认识到真实与虚构的花纹都可以嫁接到鱼身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三)展示两张图片,分析如何进行“黑与白”的布局:(课件)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学生明确白底黑纹和黑底白纹的不同与效果。)
(四)同学们为主体的鱼设计好形状与花纹后,还可以根据鱼所生长的环境,添加烘托主体的纹饰。(课件)
(五)布置练习:(课件)
以黑白效果的形式设计一条或一组别致的鱼。
要求:鱼的造型独特,花纹清晰有新意,线条流畅。
(六)学生作品展评
1.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3.与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七)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保护鱼儿的意识。
七、教学反思:
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我把培养学生画鱼技能这一教学目标改成围绕任何图形都能设计成鱼而展开:几何形、自然形、甚至是不规则的犹如“废纸”一样的图形同样会变成鱼……同学们像魔术师一样感受着借形画物的乐趣。在鱼纹的设计过程中,我仍然坚持做配角,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作一些新的尝试:如在鱼身上添加植物纹、动物纹、水果纹等,进行黑白对比的图案设计。这种天马行空般的创意会触动学生敏锐的感受力,在此基础上触发其想得更远更美。在课堂中我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从一开始画各种各样的形到最后的作业评价,每个学生所具备的闪光点都有机会呈现出来。我认为学生的美术只是一种对能力的培养,而创新与想象则是可以扩散开来的思维形式,在后者的引导下创作出来的画面所散发的魅力会更长久。在拓展环节,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