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人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7-21 21:0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
3、激发对祖国民族文化的热爱,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价值。
难点: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
课前准备:
教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像资料。
学生:搜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我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展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聪明和才智。它们既是研究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化石”,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财富。随着现代文化进程的加快,相当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绝境。因此,我们从小就要担起学习、保护、传承它们的责任。今天,我们就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了解、认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新课教授。
1、剪纸艺术。
通过图片展示等方法,向同学们介绍我国的剪纸艺术。然后通过不同的流派划分,分别介绍“北方派”、“南方派”、“江浙派”等不同流派剪纸艺术的特点。其中重点介绍陕西剪纸,以及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老人。让同学们了解、接触剪纸艺术,培养对剪纸艺术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学习剪纸艺术,达到学习、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目的。
2、泥人。
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泥人作品,使同学们接触、认识泥人艺术。教师进一步介绍我国不同地方的泥人技艺,如注明的泥人张等。使同学们呢进一步对我国的这项传统文化艺术技艺有所了解和兴趣。
3、昆曲。
昆曲,由名字可以看出主要盛行于云南昆明一带,是我国注明的地方戏曲种类。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同学们了解、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4、京剧。
京剧,同样是我国的著名戏曲种类。由多种戏曲种类柔和而成,在我国戏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皮影、木偶。
皮影和木偶都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文化艺术,都有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它们特有的造型、选材以及历史等使它们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以及人文底蕴。木偶剧和皮影戏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6、风筝。
中国的风筝艺术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风筝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历史中不同的历史时期风筝扮演者不同的角色。现代风筝作为一种休闲娱乐工具常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风筝的不同种类、特色以及绘画等都给其带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实践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方式,如网络、书籍、采访等不同的方式,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农门的调查,制作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同学们交流学习。讨论如何传承、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