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3解决问题的策略 练习十(1)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3解决问题的策略 练习十(1)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2 06:4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练习十(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页“练习十”第1~5题。
【教学目标】
1.掌握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知识,能应用好的策略正确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经历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
3.进一步感受实际生活里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教学难点】
应用策略正确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一、谈话引入
前面我们主要学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了解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今天这节课来解决有关的练习题,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独立完成?
二、基础练习
由下面每组条件能求出什么问题?
1.读一读条件,说说能想到什么。
(1)红葡萄有25箱,绿葡萄有30箱。
(2)男生有30人,女生比男生少12人。
(3)小明买了6支铅笔,王老师买的铅笔支数是小明的4倍。
2.让学生读条件提出问题、口头列式,并板书算式。
说明:如果两个条件有联系,就可以提出能解决的问题。
三、策略练习
1.完成教材第76页的第1题。
先提出不同的问题,再说说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些问题的,相关的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2.完成教材第76页的第2题。
先让学生读图,并说说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然后列式解答,再集体订正。
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到小英的身高为:136-15=121(厘米),小军的身高为:121+21=142(厘米)。
3.完成教材第76页的第3题。
学生先说题意,并列式解答,再集体订正。
540+380-130=790(元),即食宿费是790元。
4.完成教材第76页的第4题。
引导学生读题,帮助学生理解表中的信息,知道表中每一竖栏分别表示一个公交站点的上、下车人数。其中,西门站由于是始发站,所以没有下车人数的记录,而只有上车人数的记录。计算公共汽车从每个站点开出时的总人数时,应考虑到汽车从前一站开出时的总人数和本站上、下车的人数。
5.完成教材第76页的第5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点名汇报结果和解题方法,最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巩固了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知识,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知识解决了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练习你还有哪些体会?
【教后思考】
这节课是对上节课的进一步学习。课上我结合书中例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比较复杂的信息,并会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进而得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