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中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选材” 与“填题”
实验中学 桂良金半命题作文的形式与特点
1、形式
命题人只给出题目的一部
分,由考生按照要求将题
目补充完整.
2、特点
限制性 灵活性 半命题作文审题关键:
已有文字和待填词语必须审全,理
清“已有”与“未有”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审---题中的“已有文字” 。
第一、仔细阅读提示,找出关键句
第二、确定人称,找准主体。
如:我与 交朋友
第三、筛选信息,找准题眼。
如:我想让 更___
二、审--题中的“待填内容”
抓两点
第一、扬长避短,以“我”定位。
第二、看清要求,把握联系。
如: ___,谢谢你!
半命题作文的“选材原则”
1、熟悉性原则遵循熟悉性原则,是指材料必须是自己比较
熟悉的,平时积累比较多的。
如 “我深深感受到了 ”,命题者提供的
选填词语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集
体的温馨、友谊的可贵、诚实的可敬、虚伪
的可鄙”等。考生应仔细审视这些词语,选择
一个自己比较熟悉、感受比较深的补充到题
目上。 2、新颖性原则新颖性原则,是指材料应当是新鲜
的,别人不曾写甚至不会写的。:
如“关爱 ” 命题者提供的选填
词语有:“祖国、故乡、生命、自然、
集体、亲人、他人……”有位考生用
一个“布娃娃”串联故事,表现了童心
的纯洁无瑕,号召人们去倾听、理解、
呵护至纯至真的童心,写得十分新颖。
这样的文章自然能够赢得阅卷者的好感。
半命题作文的选材角度
五个角度:
自身、家庭、
学校、社会、自然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从能张口说话起,我们就开始了语文的学习
:跟父母长辈学,跟同学老师学,跟熟人朋
友学,跟旁人路人学……跟形形色色各行各
业的人们学:跟课本学,跟报纸学,跟广播
学,跟电视学……跟各种各样的媒体学。从
教室到校门外,到处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大课
堂。
请以“___,我的语文老师”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横线上可填
“名著、锻炼、阅读……”等词语。学生审题选材实践学生选材实践:
请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
自然”等选材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
为“生活因___而精彩”选材。
要求:用一句话概括你所选择的
材料。半命题作文的“填题”
一、“填题”的意义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
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常言道,题
好一半文。美的文题使人耳目一
新,使读者一见钟情,从某种程
度上说,拟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
文章品位的高低。
二、常见的“填题”问题
1、填题雷同,千“空”一词
如:难忘的____
(一天、假期生活)
当我面对____的时候
(成功、失败)
2、填题宽泛,难以下笔
如:感悟____
(大自然、生活、青春)具体的填题方法
1、具体事物填题法。
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
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难忘的___”
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
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
《当我面对___ 时候》,可填上“那
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
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
2、特定情景填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
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絮飘逸、遐
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如《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
《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
《当我面对心灵的抉择的时候》、
《当我面对寒风凛冽的时候》、三、特殊符号填题法。
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
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适合于涉及几种
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这类标
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
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
使形式和内容统一。如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题,
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
以《当我面对“A”、“B”、“C”的时候》
为题,写自己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感受以《当我面对“1”(哆)、“2”(来)、
“3”(咪)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
音乐的感悟。
此外,《我好想得到一个“A+” 》、
《感悟8—1 > 8 》、
《明天,我飞向β行星》等,
这类题目形象生动,醒人耳目。 综合训练
请以《__的滋味》为题,进行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填题训练。《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
《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作弊的滋味》《说谎的滋味》
祝同学们2006年中考
拟好题,写美文,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