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积的近似数
课题 积的近似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由于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掌握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本学期又学习了小数乘法,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求出积后,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或者实际需要,把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若干位小数,所以这节课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根据客观生活需要对乘积进行位数保留。
1.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
本节课的教学先让学生说说对狗的了解,然后质疑为什么狗的嗅觉特别灵敏。通过引导、质疑,找出人和狗的嗅觉细胞的有关信息,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关注思考的主体始终是学生。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解决狗的嗅觉细胞数量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一直是问题的主动参与者,在计算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先尝试自己解决,然后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进而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的近似数,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经历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学习的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知识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学习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乘积是求小数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乘积的近似数。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1.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每个数的近似数。
(1)保留一位小数。
4.076 3.72 0.58 9.0548
(2)保留两位小数。
4.864 3.295 5.408 2.753
2.解题:在实际生活中,有时计算的结果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 1.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按要求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0.258(保留两位小数)
12.016(保留一位小数)
9.85(保留整数)
答案:0.26 12.0 10
2.判断。
(1)3.043保留一位小数约是3.0。( )
(2)近似数2.7和2.70的精确度不同。( )
(3)精确到十分位,要看小数点右边第一位。( )
答案:(1)√(2)√(3)×
3计算下面各题,并把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7.5×0.86≈
7.5×1.243≈
答案:23.7 9.3
4.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约是1.65,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答案:1.654 1.645
二、创设情境,探究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20分钟) 1.(1)大家知道哪种动物的嗅觉特别灵敏吗?(狗)人们利用狗的这一特点把它们训练成警犬。(课件出示情境图)看,警犬正在帮警察叔叔检查物品呢。从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2)要求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应该怎样列式?尝试计算。
2.引导学生求积的近似数。
(1)引导学生讨论:
①题目中对得数是怎么要求的呢?
②怎样把乘得的积2.205保留一位小数呢?
③结果应怎么写?
(2)结合例题讨论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3)求积的近似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1.(1)学生自由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出结果。
2.(1)①题目中的要求: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②根据已有的经验:保留一位小数后,积约是2.2。
③因为求的是积的近似数,所以要用“≈”表示。
(2)学生讨论后明确:求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积,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字,再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结果,用“≈”表示。
(3)学生自由发言: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所要保留数位的末一位或末几位是0,不能划去。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1、2题。
2.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为42米,如果每平方米产青菜6.8千克,这块菜地一共产青菜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1.独立计算,相互交流,汇报结果。
2.先分析题意,再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并汇报解题、取近似数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和前面学习了小数乘法之后进行的,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求出积之后,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或者实际需要,把积保留若干位小数,所以我想应该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结合数学情景,明白求积的近似数是生活实际的需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根据主题图设计了一个对学生很有吸引力的警犬检查物品的故事情境,然后学生通过自主读题、读图,用自己的话讲述题意、图意,并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算出积,最后从中了解到狗具有很敏锐的嗅觉。再让学生运用自己以往的知识基础根据题目要求独立求出,并解释取近似数的过程和理由。这样,学生便会在交流互动中,自主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