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课题 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明确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使学生分清时刻与时间段。
2.学生已经对时、分、秒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几秒,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牢牢记住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同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使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
学习重点 时间的简单换算。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钟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引入新课。
(6分钟) 1.复习旧知识,回顾时、分、秒之间的进率:1时=60分,1分=60秒。
2.老师板书进率的关系,将钟表秒针拨1圈,观察分针走多少,再将分针拨1圈观察时针走多少。 1.学生集体复习。
2.学生在老师拨秒针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分针的动向,在老师拨分针的时候仔细观察时针的动向。
填空。
1分=( )秒
3时=( )分
60秒=( )分
60分=( )时
4时=( )分
答案:60 180 1 1 240
二 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25分钟)
1.问题导入:2时=( )分
2.探究换算方法。
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也就是120分。
3.解决问题。
老师小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60,把时化成分,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 1.在观察上面活动的基础上,自己动手拨针,并思考如果拨动两圈会是怎样的结果,自己动手操作一下。
2.在与老师共同的探究中,理解2时是60分加60分,即120分。
3.认真倾听。
三 巩固练习。
(5分钟) 填空:
60分=( )时
( )分=240秒
3分=( )秒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4分钟)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自由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 教学板书
六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1分是60秒,引出2分是两个60秒,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同时延伸出各种单位间进率的换算题,使学生体验触类旁通的快乐。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