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内容:
课本P32-3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加法的验算方法的过程。
2.学生了解验算的作用。。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加法的验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
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的验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看:出示“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
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本数 85 143 126 ? ? 152
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根据我们知道的数学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二、探索计算方法:
师:要求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应该怎样列算式????143+126=
师:观察一下,这道题和以前学的加法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
师:怎样计算呢?大家动动脑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一试,也可以用学具来帮帮忙。
2.谁愿意把你想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会说口算的方法,以及用拨算珠的方法,肯定学生的想法,并通过拨算珠的方法,强调要在对应的数位上拨算珠,也就是数位要对齐。
3.鼓励学生用笔算的形式计算。一起回忆竖式计算。
1)??师:在列竖式时,你觉得要注意什么?(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教师列竖式计算:
??????????????百??十 个
???????????????1? ?4?? 3
????????????+?1? ?2 ??6?
???????????? ???2 ??6 ??9
2)??师:应从哪一位算起?(板书:从个位算起)
3)指名说笔算过程,以及在结果中每一位上数表示什么?
4)小结:三位数相加时应怎样列竖式,从哪里算起?
2、这道题我们做完了吗?(没有,还要在横式后面写答案和单位)
可老师现在还不想写,因为我还不知道这个答案对不对,该怎样做呢?
其实检查加法计算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检查方法,就是将算式中的两个加数位置交换,再算一遍,这种方法叫做验算
(板书:验算)
该怎样列竖式?
板书竖式:????1??2??6????????????
???????????????????+?1??4??3
——————
小朋友们动手算一算,试一试吧。
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这说明什么?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答案写在横式上,然后呢?(写单位,口答)
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什么?应该怎么办?
说明:你觉得验算的作用怎么样?我们以后该怎么做呢?
谁再来说一说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用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
三.巩固练习
1、改错
(出示小黑板)??5??4??7???????? ????????3??7
?????????????? ????+ 2??1??5??????? ???????+ 4??0??5
?????????? ???????——————?????????????—————
??????????????? ?????3??3??2??????????????? ?7??7??5
??????从这两道题中,你学到了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1)说明题意,强调验算的格式。
2)分组比赛,每组各选一名代表板演。
3)生独立计算,反馈。
3、想想做做第1题。(小黑板出示)
1)生独立计算,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2)提问:你验算了吗?用什么方法验算的?
告诉学生今后不论是否要求验算,都应自觉验算,从小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
??指导:不写竖式,在原式上从下往上再算一遍来验算的方法。
4、??想想做做第3题
1)先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怎样才能算出现在有多少台?
2)独立计算。
3)汇报。
5、想想做做第4题
1)说图意。
2)独立计算。
3)汇报。
四、总结归纳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在笔算加法中要注意什么?
五、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
143 + 126 =
百?十 个????????????????????????????相同数位对齐
挂图????????????1??4??3???验算:???????????????? ????从个位算起
+?1??2??6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