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突破: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知识点解析:
修辞是一种运用各种特定的表现方式来修饰文字词句,使所要表达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而有力的方法。在文章中使用修辞手法,能使作品锦上添花,别具韵味
。我们要懂得分析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1.比喻: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答题格式: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的特点。
2.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把什么当作什么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什么。
3.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4.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作用: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答题格式:开头出现,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作用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作用: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6.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答题格式:故意扩大(或缩小),引发想象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常考题型:
1.画线句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
2.请在括号里写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考点过关
(一)密西西比河风光
夏多布里昂
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东岸的风光不同,与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茁壮生长,它们高耸入云,为目力所不及。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顶梢。它们从槭树伸延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榈,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被创世主安排在这个偏远的丛莽中的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在小径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酩酊的熊,它们在小榆树的枝桠上蹒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从树上飞下来,在长满草莓的草地上踯躅;黄嘴的绿鹦鹉,映照成红色的绿啄木鸟、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蜂鸟在佛罗尼达茉莉上熠熠发光;而捕鸟为食的毒蛇倒挂在树枝交织而成的穹顶上,像藤蔓一样摇来摆去,同时发出阵阵嘶鸣。
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使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可是,如果一阵微风吹进这深邃的丛林,摇晃这些飘浮的物体,使白色、蓝色、绿色、玫瑰色的生物混杂交错,使所有的色调融合为浑然一体,使所有的声音汇成合唱,那是多么奇伟的声音,多么壮观的景象!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
1.解释下面词语:
(1)风光旖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踌躇满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态酩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万籁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描写了
两岸风光,西岸是
,东岸是
,作者主要描写的是
。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顶梢。它们从槭树伸延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
(1)这段话中写了藤蔓爬的三个方向是
、
、
。
(2)写出两个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明其运用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三、第四两段都对河边的动物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第三段主要是对动物的描写,而第四段则偏重于描写动物的
。
5.第三段总共才两句话,第二句话分别写了
,中间用了大量
。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的关系是
。
6.读过这篇短文之后,你对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有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北国丁香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
印),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轮美奂。
②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一片片的。那花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以热情,以想象。
③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④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裁
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花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⑤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句:“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⑥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⑦丁香花的生命力十分顽强,绽放在北方寒冷的气候中,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更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
艰)韧、顽强,生机勃勃。正因为如此,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
⑧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骄
娇)娆。
⑨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
⑩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1.在正确的字上打“√”。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思恋——(
)
挚爱——(
)
反义词:
短暂——(
)
繁茂——(
)
3.从文中摘录历代文人墨客描写丁香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全文,按要求在文中画出下列句子:
(1)用“_______”画出描写丁香花形状的句子;
(2)用“
_
”画出描写丁香花颜色的句子;
(3)用“
”画出描写丁香花香气的句子。
6.“那花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霞。”这句话中把丁香花比作________,通过这个比喻写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市花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略
2.密西西比河
草原
丛林
东岸
3.(1)从下向上攀缘
横向爬行
在水面搭起花桥
(2)它们从械树伸延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比喻)
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拟人)
4.动作神态,声音。
5.熊,鹿群,黑松鼠,弗吉尼亚鸽,黄嘴的绿鹦鹉,绿啄木鸟,红雀,蜂鸟,毒蛇
分号
总分关系
6.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东岸,植物繁盛,动物众多,充满无限生机。
(二)1.交相辉(映)
(栽)培
(坚)韧
(娇)娆
2.思念
最爱
无限
稀少
3.“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
4.哈尔滨难道是丁香永久的家园吗?
5.(1)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一片片的。
(2)那花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霞。
(3)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
6.这句话中把丁香花比作云和霞,通过这个比喻写出了作者对丁香的喜爱
7.丁香花的生命力十分顽强,绽放在北方寒冷的气候中,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更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