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金属元素的符号:
锰、 铁、 铜、 锌、 银、 钡、 汞、 铅、 金
Mn Fe Cu Zn Ag Ba Hg Pb Au
分散
均一
稳定
混合物
溶质
溶剂
溶质
溶剂
溶质
溶剂
组成
性质
分层
变质
粒子
吸收
粒子
水分子
水合分子
水合离子
放出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 溶解的过程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溶解过程
学习目标
1、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认识溶液的特征;能分别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2、了解溶解过程中伴随的能力变化。
3、了解溶液对于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意义
学习重点
1、溶质、溶剂的概念。
2、分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
3、溶液的特征。
自学
1、回忆家庭实验(食盐、泥沙、植物油与水混合)的现象。
2、阅读教材P58,结合食盐溶于水,理解溶液、溶质、溶液的概念。
3、阅读教材P58-59以及P59图示,理解溶液的特征。
4、了解P59实验探究3-1的要求。
合学
展学
1、回忆并描述家庭实验(食盐、泥沙、植物油与水混合)的现象,然后对它们进行比较。
2、什么是溶液?溶液由什么组成? 请举例说明。
3、食盐溶液中有哪些粒子?它们的大小如何?
4、溶液有什么特征?能否举例说明其特征?
5、合作完成实验探究3-1,记录实验现象,总结:物质溶解过程发生什么变化?
6、了解溶液对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有何意义,完成交流共享(P60)。
知识小结
展学
不透明
透明
分层
不分层
不均一 不稳定
均一 稳定
混合物
比较食盐、泥沙、油在水中的分散
展学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均一性 稳定性
概念:
特征:
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 完全相同。
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气体压强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组成:
溶质和溶剂
溶液
展学
体系
溶质
溶剂
气+液
固+液
液+液
无水
有水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
气体
液体
固体
液体
量少
量多
非水物
水
测学
溶质 溶剂
(1)硫酸铜溶液
(2)稀硫酸
(3)75%的医用酒精
(5)CO2的水溶液
(6)碘酒
硫酸铜
硫酸
酒精
CO2
碘
酒精
水
水
水
水
展学
食盐溶解电离微观过程
展学
食盐溶解电离微观过程
展学
水
氢氧化钠溶液
硝酸铵溶液
氯化钠溶液
温度/℃
温度变化量
试验探究3-1
展学
实验现象
(1)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
(2)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
(3)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
溶解过程
扩散过程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
水合过程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
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试验探究3-1
总结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溶质
溶剂
一种或几种物质
另一种物质
被溶解 的物质
固体
气体
液体
水中溶解其他物质形成溶液后,性质会发生改变
能溶解 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液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分散到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形成
测学
1、厨房中有下列物质: ① 食盐②料酒 ③面粉 ④豆油 ⑤白糖 ⑥面酱,将它们分别放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A、 ① ② ⑤ B、 ① ② ⑥
C、 ③ ⑤ ⑥ D、 ③ ④ ⑥
2、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D、三者都可以
3、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D、浑浊的液体一定不是溶液
D
A
B
测学
4、蔗糖水是溶液,原因是( )
A、两种物质组成 B、无色透明的液体
C、加热至沸腾也不分解
D、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中
5、将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扩散过程不需要吸收热量
B、钠离子、氯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的过程不放出热量
C、钠离子、氯离子向水中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与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基本相等
D、氯化钠溶于水即不存在扩散过程,也不存在水合过程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