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古人的探索
地点:古希腊
时间:2500年前
留基伯:试想我们把一粒砂糖分成两半,每一半还是砂糖。再把其中的一半分成两半,每一半还是甜的……如此不断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德谟克利特:……
在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则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动理论.
一、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历程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特点是:多、小
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的,那么一般的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也就是说,分子的直径是以10-10m来量度的,分子的体积非常小,若将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排列成一行,长度仅约1cm。由于分子很小,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通常是很多的,在通常情况下,
1cm3的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 1cm3的水里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
活动1、将墨水滴入水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观察与思考
铅片
金片
将铅片和金片紧紧压在一起
铅片
金片
五年后
活动2:把水和酒精倒在一块,观察它们的总体积变化情况。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观察与思考
猜想:分子之间可能有引力
实验:活动4,观察棉线的变化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思考:是什么力把棉线拉到了另一侧?
生活中的物理:漂在水面上的两个油滴会自动合到一块去,猜想:说明了什么?
生活中的物理:打气筒在打气时,开始时比较好压缩,这说明了什么?越往后来,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又说明了什么?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三、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铁条不易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而空气不能无限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两个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
引力等于斥力.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间距离时,斥力大于引力,对外表现为斥力.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间距离时,斥力小于引力,对外表现为引力.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十倍以上时,引力和斥力均趋于零.
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是由( )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 );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 )。
2、不同的物质在( )时,彼此( )
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
)。
练习巩固 填空题
分子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引力和斥力
互相接触
进入对方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3、“墙内开花墙外香”是 现象,
这说明 。
4、将两滴水银相互接近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 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 。
5、“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和起来时,镜子断裂处大多数分子距离 ,分子间没有 。
扩散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较大
引力
练习巩固 填空题
练习巩固 选择题
1、扩散现象说明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有一定质量、
C、分子间有作用力
D、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规则运动的是
A、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
B、铁丝不易被拉断
C、浸在盐水中的鸡蛋变咸
D、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灰尘
( D )
( c )
3、下列现象中不是扩散现象的是
A、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
B、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天箱子中充满樟脑味
C、一滴红墨水落在清水中,最后杯中的水呈红色
D、长期堆煤的水泥地上,地面变成了黑色
( A )
练习巩固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