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 数一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 数一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2 14:4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 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按顺序数出10以内的数。
难点:从游乐园的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圆点表示数。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们都上过幼儿园,在幼儿园里你最喜欢玩什么?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让老师猜一猜,小朋友一定都很喜欢玩滑梯吧,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到有滑梯的游乐园去玩,好吗?(出示游乐园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师问:游乐园里有什么好玩的?
学生交流。图片出示小朋友们分别在各个器械上玩儿。
提问:游乐园里还有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游乐园里绿树成荫,鲜花开放,小朋友们快乐地游玩,有的坐飞机,有的荡秋千,有的滑滑梯,有的骑木马。这些小朋友真快乐呀!
2.看主题图数数。
师:在这美丽的图画中藏着1~10这十个数,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1)学生自己看图数一数,再和同桌交流。
(2)组织集体交流:先说说找到的数,再说说是怎么数的,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你数的方法和他不一样,也可以来说说。
(3)指名学生看着主题图数着说。(如果学生2个2个地数,教师要加以肯定,让学生明白可以用多种方式来数数)
(4)同桌讨论并交流:怎么数能又快又对?
(5)学生尝试有顺序地数。(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去数自己感兴趣的画面)(指名交流的时候,教师不必急着评价学生数数的方法)
教师小结:数数时,可以用铅笔或手指指着,一个一个地按着顺序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又对又快?小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
(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三、巩固提高
1.按顺序数数。
提问:你能看着圆点图,按顺序从1数到10吗?
同桌先互相数,再指名数一数。
2.师:刚才我们数出了游乐园里物体的个数,并且用圆点图表示了这些物体的个数。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自己身边物体的个数吗?如第一小组有6位同学……
组织交流。
3.用圆点图表示个数。
(1)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
(2)讨论:我们就先用圆点来表示。有1座滑梯就用1个圆点表示。(出示圆点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圆点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圆点图)
(3)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圆点来表示?8个圆点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圆点表示什么?
四、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数了这个游乐园里的小飞机、木马、秋千和气球等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事物。下课后,小朋友们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其他东西;回家后,还可以数一数家里的事物。最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
【教后思考】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进入学校,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效学习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我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在“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不要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先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时,我再让他们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人和物的数量。也可以将插图制成课件,逐一出示一组一组的人和物,我可以边放投影边表述:“这是一个游乐园,小朋友们正在尽情地游玩。他们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在小鸟的陪伴下玩得多高兴啊!请你仔细地数一数,这里都有什么,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