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2 5以内的减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2 5以内的减法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2 15:1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2.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会用数的分解来计算5以内的减法。
一、情境导入
1.出示教材第46页的第一幅情境图。
(1)“护花小组”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动画演示第二幅情境图。
注意观察,你又看到了什么?
(2)你能把这个过程完整地说一说吗?
(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了2个,还剩下3个)
你能提个问题吗?(还剩几个?)
2.让学生把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先同桌一起说,再指名说。
3.出示教材第46页中“试一试”的情境图。(连环画或动画演示)你能说说这个过程吗?
学生自己先说一说,再回答。引导学生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三句话中的最后一句。
二、探究新知
1.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妈妈买了5个馒头,吃了1个,还剩几个?
你也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指名学生举例)
小结:像我们刚才说到的“走掉、吃掉、关掉、坏掉、用去”等都表示“去掉”的意思。
2.像这样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板书课题:减法)在减法中要用到“-”,它叫作“减号”(学生跟读),“减号”就表示“去掉”。
比如:例题图,从5人中走掉2人,也就是5人中去掉2人,还剩几人,就可以用“5-2”来计算。(板书:5-2)
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分小组讨论:5-2=3是怎样算出来的?交流汇报各组的想法。
3.这里的“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如何表示“从5人中去掉了2人”,还剩下几人呢?
(3人),所以“5-2”等于多少呢?(板书:=3)
这个算式就读作“5减2等于3”。(跟读)
“5-2=3”就表示(师生一齐说):从5人中去掉了2人,还剩下3人。
4.那么(指“试一试”图),要求出来“秋千上还剩下几个小朋友”,你会列式计算吗?把你的算式和列式的理由告诉同桌。
5.汇报。强调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应该用减法计算。
6.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含义和算式的含义。
7.像这样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些的事情,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你还能再举几个例子吗?同桌一个小朋友举例,另一个小朋友列算式计算。
三、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的意思后填写算式。
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看算式,先画圆摆一摆,再计算。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操作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4.“想想做做”第4题。
先分小组说说图意,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填好算式,计算出得数。
5.“想想做做”第5题。
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
6.“想想做做”第6题。
四、总结延伸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减法计算?
【教后思考】
整节课让学生用“原来、走了、还剩”叙述了图中表示的情境,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体会减法算式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材在“想想做做”中还安排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练习,通过学生喜欢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巩固了5以内的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