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压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并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能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及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3、介绍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动手实验 观察和思考。
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液体内部压强有哪些特点?
2、思考: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部。生活在江河湖海中的鱼类会受到水的压强,那么大气是否也会对我们产生压强呢?
3、教师实验教学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器材,演示实验过程并且引导学生思考
实验一:覆杯实验
实验二:瓶吞鸡蛋实验
实验三:大小试管倒放,小试管逆向上升实验
学生实验探究大气压的存在:
4、小组实验探究:根据各小组的实验仪器,如何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并解释原因。
实验仪器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
第一组:吸盘、玻璃片
第二组:去尾和不去尾的熟螺蛳
第三组:红墨水、胶头滴管
第四组: 一瓶矿泉水、一根吸管
第五组:玻璃杯、保鲜袋、橡皮筋
第六组:水槽、大矿泉水瓶、水
第七组组:矿泉水瓶、热水
第八组组:空牛奶盒、一根吸管
教师再补充一个实验----瓶吐鸡蛋
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5、总结:
(1)大气压的定义---
(2)产生的原因-----
(3)方向----
6、(1) 阅读书本56中图2-14、图2-15,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实验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7、阅读书本56页“马德堡半球实验”,思考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教师与学生共同实验演示)
8、阅读书本57页,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有哪些?有什么优点?
(2)单位有哪些?
(3)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是多少?
(4)大气压与大气高度有怎样的关系?
9、思考:大气压这么大,我们为什么没有受压的感觉?
【课后小结】学完了本节课,你能画出本节内容的知识树吗?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
A.钢笔吸墨水 B.用吸管吸饮料
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 D.用高压锅煮食物
2、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于( )
A 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B 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C 瓶塞遇冷收缩 D 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 B.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生产灯泡时,抽气机能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D.医生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4、历史上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
5、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 ,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 mm汞柱,合 Pa.
6、医生为病人打针前,总是先将针管里的活塞推到底端,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提起活塞,药液在 的作用下进入针管里。
7、学完本节内容,你有哪些收获或者还存在哪些困惑?
【阅读材料】人体内的“马德堡半球” :人腿上有块股骨,其关节头呈圆球形,嵌在髋骨的关节窝内,两者之间通过关节韧带相连。有人在解剖尸体时做过这样的实验:当把支持关节的韧带切断后,大腿骨并不会落下来。而当在骨盆内钻孔,让大气进入股骨和髋骨之间,股骨立即从髋骨的凹处落下来。原来,股骨和髋骨之间的腔内是没有空气的,两者构成了一个天然的马德堡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