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第4~6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92~93“练习十九”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百分数相关问题的解答方法,熟练掌握基本数量关系。
2.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百分数的相关问题。
3.体验百分数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能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对具体问题不同表述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本节课我们进行相关练习。
1.课件展示教科书P92“练习十九”第3题。
师:你们读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知道乘火车到奶奶家原来需要16小时,现在只需要14小时,求现在的时间比原来节省了百分之几。
师:求“现在的时间比原来节省了百分之几”,实际就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学情预设】现在比原来少的时间是原来时间的百分之几。
师:谁是标准量?怎么解答呢?
学生独立解答后展示交流。
2.课件展示教科书P92“练习十九”第4题。
师:这道题是求什么?谁是单位“1”?
【学情预设】求洞庭湖的湖面面积减少了百分之几,洞庭湖原来的湖面面积是单位“1”。
师:这是我们前面学过的什么类型的问题?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归纳,这是一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问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的量÷另一个数=少的百分率。
学生展示交流,课件呈现答案。
师:这里为什么用“≈”?怎样保留小数位数?
【学情预设】因为除不尽,所以商保留三位小数,再转化成百分数。
3.课件展示教科书P92“练习十九”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厘清思路:求体积比原来减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减少的体积是原来体积的百分之几,要先求出原来长方体的体积和锯成的最大正方体的体积。
师:最大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理解:把一个长方体锯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其棱只能是长方体的最短棱。
师:我们该怎么列式计算呢?
学生交流,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第3、4、6题都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前面的教学中,对基本数量关系都已经进行了分析,学生基本会解答。在此3道题都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解答,进一步巩固应用。
二、自主探究,以练学新
1.探索“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课件展示教科书P92“练习十九”第5题。
(1)阅读与理解。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画线段图表示出其中的信息和问题。
学生自主读题,画线段图。
(2)分析与解答。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并用课件呈现线段图。
师:仔细观察线段图,40%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第(1)问要求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这里是把“全文共有多少字”看作单位“1”,要求的是单位“1”。
师:第(2)问求的是什么?该怎么解答?
【学情预设】学生已经学习过分数相关的问题,知道数量关系,可以迁移类推,进行解答,可能直接根据数量关系式列算式解答,也可能列方程解答。
【设计意图】这类问题在前面例题中没有出现,但是基本的数量关系在分数相关问题中已经学习过,所以在此放手让学生分析、解答,再集中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交流展示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2.探索“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师:同学们都知道袁隆平吧!(知道)同学们知道他的哪些情况?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袁隆平的事情。
师:确实如此,袁隆平不仅解决了我国的粮食问题,还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课件展示教科书P93“练习十九”第9题。
(1)学生读题,自主解答。
师:请仔细读题,独立解答。
指名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解答。
【学情预设】预设1:直接列算式解答。
14÷(1+85%)=14÷1.85≈7.57(t)
预设2:列方程解答。
解:设2011年全国平均每公顷水稻产量大约是x t。
(1+85%)x=14x≈7.57
(2)针对板演的解答进行分析评价。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的解答,你们看看自己做的跟他们是否一致。
分别请两位板演的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和解答方法,其他学生补充完善。
师追问:在这里,把什么看作单位“1”?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3.巩固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教科书P93“练习十九”第14题。
(1)学生自主解答。
(2)展示不同的解答方法。
【学情预设】预设1:假设前年成活的树木为100棵,则去年植树的棵数是100×(1+50%)=150(棵),成活了150×80%=120(棵),去年成活的树木棵数是前年成活树木的120÷100=120%。
预设2:设前年成活的树木为未知数x,进行解答。
【设计意图】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问题,需要用假设法解答,而且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让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经验自主解答,再进行交流展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练习教科书P93“练习十九”第10~13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评价,全班集中评价。
师:相互之间都交换评价了吗?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或不同的地方?
学生交流同伴间出现的问题或不同的地方。
【学情预设】学生会假设不同的数量进行解答,也会有不正确的地方。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分析。
(2)课件完整呈现解答过程及结果。
师:同学们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非常好!解决具体问题时,你觉得哪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解答了不同的百分数的问题,你们有哪些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练习量较大,还有两道习题是以前没有学习过的内容,所以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时间显得比较紧张。学生差异较大,有的学生解决问题很快,能直接列式计算,有的学生不是很熟练,在分析问题和列数量关系时有点慢,导致整节课的提问和引导比较多。
?作业设计
4.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约290万人报考,2019年增加到341万人。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人数比2018年增加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5.张大妈今天卖完鸡蛋,共收到80张纸币,其中面值5元的占25%、面值1元的占55%、面值5角的占20%。这些钱一共有多少元?
6.甲、乙两队合修一条公路,甲队每天修15%,乙队每天修10%。完成任务时,乙队修了600m。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参考答案
4.(341-290)÷290≈17.6%
5.80×25%=20(张) 80×55%=44(张) 80×20%=16(张) 5角=0.5元
5×20+1×44+0.5×16=152(元)
6.1÷(15%+10%)=4(天)
600÷4÷10%=15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