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古人论学习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默写课文。能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2.理解课文中三句话的意思。能联系学习的实际,说说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
情感目标:
不但要让学生会背,还要让学生能逐字逐句解释,同时一定要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是理解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理解课文中三句话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中三句话的意思。
2.理解每个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用具: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想一想,平时我们都是怎么学习的?
你想不想知道古人怎么学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如何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把自音读正确。
2. zhī hào
凡 惟 是知也 好知者
lè
乐知者
带点的词语需要让学生读准字音。
3.指名朗读课文。
想一想你弄明白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释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明智。
知:知道 为:就是 知:聪明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释义:(对于做学问来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趣的人。
好:喜爱 乐:以……为乐趣。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释义:凡是(对事情)不怀疑(的人)一定不会有感悟,只有怀疑了才能有感悟。小的怀疑就有小的感悟,大的怀疑就有大的感悟。
理:道理 疑:怀疑 悟:了解、领会。
4.朗读课文。
请你自己读一读这三句话。然后再和同桌互相读一读。
三、总结。
联系你的学习情况,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方面的话吗?
让我们一起把这三句话背诵下来。
板书设计:
27.古人论学习
知:知道;知:聪明,智慧;好:以某种活动为乐趣;理:道理;疑:怀疑;悟:了解,领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完成课后的习题。
教学重点: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难点: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用具:纸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人学习的课文,谁还记得说的是什么?
2.让我们一起把课文背诵一遍。
3.个别检查背诵。
4.试着默写,同桌互查。
二、听写。
听写字词
默写课文。
课后小记:这篇文章不但要让学生会背,还要让学生能逐字逐句解释,同时一定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在学习方法上,我告诉学生四个字“咬文嚼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