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2课时)+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2课时)+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2 13:02:09

文档简介

作业
课堂作业:
1.拼一拼,写一写。
wēn
nuǎn
zuó
tiān

xià
fēnɡ

2.填一填。
长长的(

蒙蒙的(

弯弯的(

晶莹的(

温暖的(

年迈的(

3.连一连。(哪两个字可以成为好朋友?)












说一说。发现身边的雷锋。
我们小区的___就是活雷锋,我想对他说______。
我们班的___就是小雷锋,我想对他说______。
抄写词语。
叔叔
足迹
昨天
迷路
温暖
爱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作业:
1.
读一读。
我读了(
)遍课文。
2.
搜一搜。
我通过上网搜集资料或者问爸爸妈妈,我知道了雷锋的故事。
3.
读一读。
《雷锋日记》
我做到了:A.正确
B.流利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一、教材分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带领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乘着温暖的春风”,去寻找雷锋的足迹,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感知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学习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
全诗语言简洁,结构相似,句式反复,读来朗朗上口。因此指导学生读好诗中的反复句和问答句,并能通过朗读想象画面,借助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能读出问答的语气。边读句子边想象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2.认识“曾、蒙、泞”等13个生字,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识记“荆棘”,扩词巩固识记“需”和“献”。
3.指导书写“锋、昨”等9个生字。重点指导左窄右宽的“暖”,右边“爰”和“爱”的区别,左边是“日”,不是“目”;以及上宽下窄的字“冒”,看清上下两部分的字形。会写“叔叔”“足迹”等6个词语。
4.
理解“泥泞”“年迈”“晶莹”“寻觅”4个词语的意思,重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和图片理解“泥泞”,结合语境,联系近义词理解“寻觅”和“年迈”。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上网搜集雷锋的相关资料,了解雷锋的故事。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交流,引入新课
1.播放视频《学习雷锋好榜样》,结合搜集的资料交流:雷锋是谁?为什么把他当成学习的榜样?
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随机指导“锋”的写法。强调左窄右宽,左边“钅”的竖提要提得干脆,右下部分“丰”的第二横稍短,第三横略长。
3.齐读课题。教师可以范读或者指名读后齐读。指导带着呼唤的口吻,读出寻找的语气。
(二)初读课文,尝试自学
1.
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边听边圈出生字。
2.
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
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4.接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反复问句。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5.
思考:雷锋叔叔究竟在哪里?找到他了吗?请学生用简洁的话说一说。全班交流。
(板书
小溪边
小路上
哪里需要)
(三)师生合作,集中识字
课件出示
曾经
蒙蒙
顺着
年迈
踏着
花瓣
晶莹
需要
献出
1.借助拼音、去掉拼音读准词语。
可采用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课件出示:









2.
同桌合作读。
3.
重点指导难认生字。
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读结构复杂的“瓣”(“辛+瓜+辛”);联系熟字“萤”,识记“莹”;用扩词的方法识记“需”和“献”(如,需:急需、需求;献:献给、献花)。
4.“放气球”识字游戏。
(四)引读课文,分段学习。
学习第一、二小节,理解词语“泥泞”,
读好问答句,并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1.自由读,观察诗歌的第一、二小节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诗歌的第一、二小节)
引导学生发现诗歌有问有答的特点,指导读好问答句式。问句要读出探寻的语气,而答句要读得肯定有力。特别是第二小节小溪说的话要读出语气的快慢、轻重。
2.引导学生关注“蒙蒙的细雨”“泥泞路上的脚窝”和“抱着迷路的孩子”想象周围环境和人物表现。
随机出示词语“泥泞”,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词语的意思,想象雷锋叔叔抱着孩子走在泥泞路上的情景。
3.朗读展示,可采用师生合作或者男女生合作的方式。
(五)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
指导书写“昨”“洒”“温”“暖”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的穿插避让。重点强调“暖”,右边“爰”和“爱”的区别,左边是“日”,不是“目”;右边的长撇要撇出去支撑“日”的右下角。
教师可先引导观察发现这几个字的书写规律,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交流。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巩固识字。
3.
连一连。(哪两个字可以成为好朋友?)














完成后,针对学生易错点,纠正反馈。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把这首诗多读几遍,可以读给爸爸妈妈听听。
板书设计: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
小溪边
小路上
哪里需要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
1.拼一拼,写一写。
wēn
nuǎn
zuó
tiān

xià
fēnɡ

2.填一填。
长长的(

蒙蒙的(

弯弯的(

晶莹的(

温暖的(

年迈的(

3.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反馈评价。
(二)引读课文,分段学习。
1.
学习第三、四小节,理解“年迈”“荆棘”“晶莹”等词语的意思,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感受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
(课件出示第三、四小节)
(1)自由读,读好问答句式。
联系上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练读,小组内指导。
(2)思考:雷锋叔叔还在哪里做过什么好事?
交流。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
(3)引导学生抓住“弯弯的小路”“路上的荆棘”“晶莹的露珠”和“背着年迈的大娘”等短语,想象画面,感受雷锋的助人精神。
随机借助图片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荆棘”,想象小路荆棘丛生、蜿蜒曲折;结合语境猜测“年迈”的意思,通过字形结构猜测“晶莹”的意思,感受雷锋叔叔背大娘的艰辛,进而体会雷锋精神。
(4)朗读展示。
可以采用师生合作读或者男女生合作读的方式。
2.
学习第五小节,理解“寻觅”的意思,体会雷锋精神无处不在。
(课件出示第五小节)
(1)自由读,联系上下文思考什么是“寻觅”?
交流。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利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寻觅”就是“寻找”。
(2)我们还可能会在哪里寻找到雷锋叔叔?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关于雷锋的故事谈一谈。
(3)雷锋叔叔的精神永远在我们身边闪光,夸一夸我们身边的雷锋。
可以结合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课件出示:
我们小区的(
)就是“活雷锋”,我想对他说(
)。
我们班的(
)是个“小雷锋”,我想对他说(
)。
(板书:雷锋在我们身边)
(4)朗读展示。
可采用学生个别读和齐读的方式。
(三)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
指导书写“冒”“留”“弯”“背”4个上宽下窄的字。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四个字,再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冒”上下两部分横画的不同;“留”前三笔的笔顺是:撇、竖提、点;“弯”上半部分三个点的朝向;“背”下半部分“月”字撇的形态变化。学生练写。
2.抄写词语,做到端正、整洁。
叔叔
足迹
昨天
迷路
温暖
爱心
3.拓展阅读。
雷锋日记一则
1962年10月15日???
?晴
今天是星期日,我没有外出,给班里的同志洗了五床褥(rù)单,帮高奎云战友补了一床被子,协助炊事员洗了六百多斤白菜,打扫了室内卫生,还做了一些零碎事……总的来说,今天尽到了一个勤务员应尽的义务,虽然累一点,却感到很快活。班里的同志感到很奇怪,不知道是谁把褥单洗得干干净净的。高奎云同志惊奇地说:“谁把我的被子换走了?”他还不知道是我给他补好的呢!我觉得当一名无名英雄是最光荣的。今后还应该多做一些日常的、细小的、平凡的工作,少说漂亮话。?
可先让学生自由读,之后讨论交流:雷锋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为战友做了哪些好事?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首小诗,希望我们也能像雷锋叔叔那样,哪里需要献出爱心,我们就伸出援助之手,人人争做新时代的雷锋,让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板书:争做新时代雷锋)
2.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雷锋日记》。
板书设计: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雷锋在我们身边
争做新时代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