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分数除法 练习七(第1~3课时)教案+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分数除法 练习七(第1~3课时)教案+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2 14:1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练习课(第1~3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5~36“练习七”中第7、8、11、12、13、14、15、16、17*题。
?教学目标
1.在练习中进一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算理,并能够正确计算;能利用分数除法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通过专题训练,体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喜欢数学的情感,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分数除法和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分数除法和分数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梳理旧知识。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与分数除法相关的计算,并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关于分数除法,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预设1: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这两个数互为倒数,且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预设2: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预设3: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预设4: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①一个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者只有加、减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③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分数除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对前面所学的分数除法的知识进行练习和巩固。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分数除法的知识,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这节练习课打下基础。
二、基础练习
1.课件出示习题。
()×15=1165×()=1()×32=34()×18=92
(1)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2)师: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怎样算?
师小结:求一个因数,要用积除以另一个因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
2.课件展示教科书P36“练习七”第13题。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同桌交换批改。
3.课件展示教科书P35“练习七”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汇报。
【学情预设】部分学生因没有注意到题中两个量的单位名称不一致而出现错误,教师要提醒学生先统一单位再做题。
4.课件展示教科书P35“练习七”第8题。
(1)学生自主读题,教师提示“半秒”要转化为“秒”。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5.课件展示教科书P35“练习七”第11题。
(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来帮助理解,克服难点。
【学情预设】部分学生会出现以下错误:50÷15×7,疏忽了7楼地板到地面的高度实际等于6层楼的高度。
【设计意图】本环节每个练习安排的侧重点是不同的,通过分析弄清楚题目要求,抓住训练重点,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综合练习
1.课件展示教科书P36“练习七”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全体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2)师生集体订正,评价计算过程。
(3)回顾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学情预设】本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以先求一共能装多少袋,再求装完了多少袋,综合算式是240÷×;也可以先求装完的有多少千克,再求这些糖有多少袋,综合算式是240×÷。
2.课件展示教科书P36“练习七”第14题。
(1)四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学生在解方程x÷=时出现了错误,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了,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改正。
【设计意图】本题是以解方程的形式出现的分数乘除法计算练习,这为接下来学习列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打好了基础。通过练习,既复习了解方程的方法,又巩固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技能。
3.课件展示教科书P36“练习七”第15题。
(1)学生大声读题。
(2)同桌相互说说解题思路后独立列式计算。
(3)全班交流。
4.课件展示教科书P36“练习七”第1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时同桌交换检查。
【设计意图】第15、16题是整数除法意义扩展到分数的实际问题,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练习
课件展示教科书P36“练习七”第17*题。
(1)学生按照指定的程序独立计算。
(2)指名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为什么“得数等于原来的数”?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计算会发现最后的得数等于原来的数,小组讨论后找到其原因是“”即为“”。
【设计意图】本题让学生通过独立解题,观察分析看到分步计算与综合计算的联系,探究几步运算后结果不变的原理。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乘、除法的分数混合运算可以改写成连乘的形式并进行简便计算。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对分数除法的计算还有什么疑问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进一步巩固分数除法的知识,使学生达到熟练计算、灵活运用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的放矢地开展练习课。本节练习课有以下几处亮点:1.练习题的设计目的性强。在练习题的设计上,采用先进行基础练习,然后进行综合练习,最后进行拓展练习,从点到面地整合知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2.回归知识点。任何练习都包含知识点,在做完练习后,不仅要能达到攻克同类型习题的目的,还要能上升到知识层面上,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在教学中将一道或几道题回归知识点,解决多道题才是最重要的。3.在应用中理解,拓展中提升。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通过拓展题目的训练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
?作业设计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