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与电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形成及其电流的方向的规定;??
(2)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3)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科学不断辩证、变得严谨的过程;??
(2)通过学习电路图的画法,感受元件符号表示实物的科学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科学学习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关心生活中常见的电现象,懂得将科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知道“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培养科学素养观。?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并进行原理的探究;喜欢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探究,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规律总结归纳的能力;思维方式虽仍以具象思维为主,但已经能够进行一定抽象思维的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各元件的作用;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和不同的连接方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难点:电路图的连接方法(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路图的画法(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四、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六人一组。六组配备海波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水、火柴、坐标纸;三组配备松香熔化实验仪器。?
五、教学过程?
活动1【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需要有像源源不断的水流般持续的电流。那么,如何产生持续的电流呢??
得出结论:电源:像发电机、电池一样能提供电能的装置。?
与水流类比提出问题:?
Q1:水滴的运动会形成水流,那电荷的移动会有什么结果呢??
Q2:水滴都往下滴形成向下的水流,如果方向不同还能形成水流吗??
(水滴的运动形成水流→导体内部的电荷产生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提出问题:电流的方向是怎么样的??
得出结论:科学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
活动2【小组活动1】
怎样才能使电灯发光呢??
利用实验道具开展小组活动:将电池、小灯泡、开关和导线相连接形成电路。?
教师利用实物图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概念)和各部分的作用。?
活动3【小组活动2】?
闭合或断开开关,体验如何控制电路。?
通过实验装置讲解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以及三者的判定方法/区别。?
活动4【思考】能不能将你连接的电路画出来??
提出问题:每次表现电路图都要画实物图的方法有何缺陷?你有什么办法更加直观、简洁地表示出电路图??
→引出元件符号代替实物的科学方法(与光路图、力的示意图进行联系)。?
活动5【活动】猜一猜以下的电路元件符号表示什么实物??
→引出电路图: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
并将【活动4】的电路图画出来→由图讲解“画电路图的要求”。?
活动6【思考】根据现有的电路,再给你一个小灯泡,你能让两个小灯泡都亮起来吗?请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引出串联电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流过的路径只有1条;并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电流路径有多条(有干路和支路)。?
(表格列出,比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引出干路:从电源的两极到两个分支点的那部分电路;支路:两个分支点之间的两条电路。?
活动7【拓展】静电除尘?
活动8【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板书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活动9【沙场练兵】教师给出例题让学生作答,解答题目并规范学生的答案;学生作答并和教师一起理解题目。?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4.1?电荷与电流(2)?
1、电源:像发电机、电池一样能提供电能的装置。?
2、电流的形成:导体内部的电荷产生定向运动;?
3、电流方向:科学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4、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短路??(机动板书和板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