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5,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九歌》是《楚辞》中重要的作品,其幽微綿缈的情致和优美的诗歌形式深受后人喜爱。它
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
②《九歌》共11篇,与题目所示“九”不同,历代学者对此有多种解释。根据闻一多的观点
《九歌》首尾两章(即《东皇太一》和《礼魂》)分别为迎、送神曲。中间的九章为娱神曲,《九歌》因
中间九章而得名。他又认为《九歌》所祭的神只有东皇太一,中间九章所写的诸神、鬼皆是陪衬
现在看来,《礼魂》为送神曲可确定无疑,古今学者对此多有阐述
③从文学的角度而言,《九歌》的精华在于中间九篇。从内容上说,《九歌》以描写爱情为主,
但也表达了对神灵的赞颂和对祭者的虔敬之情,还描述了阵亡将士的勇烈悲壮。如《东皇太一》
就完全是一首颂赞之辞,写得庄严富丽,与爱情无涉。《国殇》以一场异常惨烈的战争过程,描述
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及面对死亡所表现的凛然气概。诗云:“带长剑兮挟秦弓,身首高兮心不
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些诗句不仅是
对死者的颂扬,同时也是对生者的激励,尤其是在楚国不断兵败地削的形势下,对这种献身精神
的歌颂实际是深沉的爱国情绪的自然流露。
④《九歌》中最多最动人的还是对人神情感的摹写,除《东皇太一》《国殇》《礼魂》外,其他各
篇皆有这一内容。如《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被王世贞推许为“千古情
语之祖”。《湘君》和《湘夫人》描写的都是迎接湘水神的降临,以及巫与神双方复杂的情感状态。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腓侧”《湘君》),“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夫人》),无
是巫还是神,他们都怀有十分真挚的爱情,但是别多聚少的经历又使他们变得很脆弱,所以,
在希望和绝望的交织中,爱情表现得如此缠绵哀婉。从那些哀怨而又执着的倾诉之中,我们能
深切地体会到人间爱情的种种哀愁和悲伤。
⑤《九歌》具有明显的表演性。首先,它是歌、乐、舞三者合一的,从《九歌》中我们能看到不
少对舞乐的描述。其次,《九歌》中既有独唱,又有对唱和合唱,如《湘君》《湘夫人》,男女双方互
表心迹,对唱的痕迹十分明显。无论是歌、乐、舞三者一体,还是巫与神分角色演唱,都具有一定
的戏曲因素,是后世戏曲艺术的萌芽。《九歌》在描写人物心理方面十分细腻深入,除了那些
往情深的倾诉外,还叙写了一些細节,如《湘君》言:“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由爱之深
【@高二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A(第①段“其幽微绵缈的情致和优美的诗歌形式深受后人喜爱”,“其指代的是《九歌》,而不是《楚辞》
2.C(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错)
3.B(A项,从②段可见,如此认为的是闻一多,不是“古今学者”。C项,“只要我们阅读《九歌》,就一定能深切体
会到人间爱情的哀愁和悲伤”太绝对。D项,因果不当,《九歌》“是后世戏曲艺术的萌芽”的原因是“歌、乐、舞
者一体”巫与神分角色演唱”)
4.C(“但主要原因是个人不良的饮食嗜好”分析有误,从原文信息来看,产生肥胖的原因都是并列关系,不存在
次的问题
5.B(“这说明我国公民注重科学瘦身”依据不足,通过材料中“可见有氧运动是运动减肥的基础,是一种最科学
的减肥方法”“消費者需要结合饮食、锻炼、保健调养等多种手段进行健康瘦身”等信息可知,这一说法依据
6.①多进行有氧运动,通过结合饮食、锻炼、保健调养等多种手段进行健康瘦身。②咨询专业指导,专业指导和
科学搭配进行结合。③重视个体差异,审视个人体质和生活饮食习惯。(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不过要从材料中得出
7.B(作者用这个细节描写目的不是为了说老石的认真严谨,而是为了表现老石在乎自己的职务
8.①用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文章多次写到老石的笑容,凸显老石在别人的恭维下好面子爱虚荣的性
格;文章多次写到老石的语言,凸显人物形象;文章多次刻画老石的神态,凸显人物形象。(3分)②利用对比
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如老石做调硏员时的神色黯然和被“我”称作石部长后的表情变化,在对比中活灵活现
地塑造了人物形象。(3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9.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显得真实可信。②推动情节发展:“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
“我”观察或叙述,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烘托人物:“我”多次喊错老石的称呼以及对此不以为意的态度烘托
了老石对于称呼及职务的看重。(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0.C(原文标点:陛下毁石刻除党籍,与天下更始,而有司以大臣仇怨,废锢自如。为治之害,莫大于此,愿思所
以励敕之。)
1L.A(“致仕”是交还官职,即退休)
12.D(“说张根责罚信州监酒官”与原文不符,原文“责监信州酒”意为贬任信州监酒官)
13.(1)即使有罪,也应当审查处理,怎么能因为小小宦官一纸书奏就把十郡的官吏撤干净呢?(得分点:“顾使
尺纸”“空”各1分,句意2分)
2)现今州郡没有两个月的储备,太仓中没有一年的积蓄,军需缺乏,边防不足。(得分点:“兼月”“终岁”“缺
然”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张根,宇知常,是饶州德兴人。少年时入大学,刚刚成年,就考中了进士。调任临江司理参军、遂昌令。正
当改任京官时,因为家有四亲,希望把父母的恩赐改封给祖父祖母,而把妻子的封诰转贈给母亲,于是就退休
任通直郎实现了他的愿望。时年三十一岁。隐居十年,曾布、曾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书表扬他的操行与道
又,徽宗把他吕入皇宫。不久,任杭州通判,提举江西常平。内侍走马承受举劾一路用军費的一丰供给军衣,从
抟运使、郡守以下官员全部罢免。张根上言说:“东南军法与西北军法不同,这件事情的做法冇一百五十年了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