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练习课(第1课时)教案(含反思和作业设计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练习课(第1课时)教案(含反思和作业设计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2 17:5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练习课(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74~75“练习十三”第3、5、6、7、8、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其算理,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判断商所在位置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谁能说说它的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学情预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去除,前两位如果不够除就要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看来大家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练习,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明确学习任务。
二、基础练习
1.课件展示教科书P74“练习十三”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2.课件展示教科书P74“练习十三”第6题。
指名学生板演完成,其他同学在随堂本上完成,再互相评价。
三、指导练习
1.课件展示教科书P74“练习十三”第7题。
(1)指名学生读一读题目,并指出题目给出的已知信息。
(2)想一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小组议一议,再写出答案。
(3)一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其他学生演示笔算的过程。
【学情预设】学生在解决第2个问题时可能会出现“590÷60=9(节)……50(吨)”的结果。提醒学生这里要用“进一法”来算出需要的车厢节数。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件展示教科书P75“练习十三”第8题。
(1)全班集中评析。
师:请大家观察后思考这三个竖式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师:我们在计算中如何避免这种错误?
(2)完成纠错,呈现正确计算。
【设计意图】这一题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典型错题供学生判断和纠错,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3.课件展示教科书P75“练习十三”第12*题。
师:先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已知除数、商和余数,怎样求被除数?已知被除数、商和余数,怎样求除数?
师:这两个空里填多少?怎么知道的?
(1)学生尝试完成填空。
(2)同桌交流想法。
(3)集中交流。
【学情预设】这虽然是两道逆向计算题,但是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有相关的知识经验,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所以不难完成填空。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P74~75“练习十三”第3、9、10、1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中评价,重点针对学生的错例进行分析。
师:这样做对吗?错在哪里?能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错误吗?
师:该怎么改正?
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反思
练习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式,要提高练习的效率,就必须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练习。尤其是计算练习,不能只关注计算结果,还要关注此类练习的训练点:是巩固方法,还是对比分析易错易混点,还是技能训练,还是审题训练,等等。如第5、6题是训练计算技能,就要给学生更多的独立练习空间。而第8题是纠错题,就要把训练点放在观察、分析、言语表述这些方面。总之,计算练习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丰富多样的综合练习,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
1.( )里最大能填整数几?
30×( )<68 ( )×60<185
70×( )<165 ( )×30<125
2.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 )÷60=2……5 ( )÷40=9……15
410÷( )=5……10 762÷( )=8……42
参考答案
1.2 3 2 4
2.125 375 80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