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2)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92~93“练习十八”第1、2、3、4、6、7、8、9、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思考、主动学习、综合运用、查漏补缺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练习,查漏补缺。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我们已经学习完了,这一单元的知识你掌握得怎么样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通过教科书P92~93“练习十八”中的习题进行查漏补缺。
开门见山,直接揭示课题。
二、基础练习
1.课件展示教科书P92“练习十八”第1题。
学生互相出题进行口算练习。
【学情预设】学生出的题目可能都是比较简单的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题,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出题,使每一道题目都能起到巩固计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的作用。
2.课件展示教科书P92“练习十八”第2题。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想一想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注意哪些问题,然后进行笔算。最后全班交流评价。
3.课件展示教科书P92“练习十八”第3题。
先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再接着算。
【设计意图】在说一说的过程中,明白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可以使计算简便,从而巩固商不变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规律计算的能力。
4.课件展示教科书P93“练习十八”第8题。
先说说这些题是对还是错,如果是错,错在哪里?怎样改正和避免这些错误?
【设计意图】通过改错的形式,提醒学生注意计算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三、指导练习
1.课件展示教科书P93“练习十八”第9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买哪种包装的最省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三种包装中,买哪种最省钱?
【学情预设】学生明白要知道买哪种包装的面巾纸最省钱,不能比它们的总价,要比它们的单价。所以要分别计算出三种包装中每盒的价钱再来比较谁最便宜。通过计算发现买60元一箱的这种每盒只要3元,它是最便宜的;其次就是3盒一组的,这种每盒是3元多,不到4元;最贵的是单盒的。所以在购买时尽可能多地买整箱的和3盒一组的。
2.课件展示教科书P93“练习十八”第10题。
先想一想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两位数,什么时候商又是一位数,再完成填空。
【学情预设】学生能说出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比除数小商就是两位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商就是一位数。
【设计意图】第9题解决问题的侧重点应该是策略意识的形成,对于学生来说,解决问题练习的价值应该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0题是根据要求填数,是一道开放题,意在巩固商的位数与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展示教科书P92“练习十八”第4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再和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2.课件展示教科书P92“练习十八”第6题。
先回顾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再来完成填表。
3.课件展示教科书P93“练习十八”第7题。
先独立思考,再完成填空,最后集体评价。
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反思
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应多让学生独立思考,让思考伴随练习,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如计算前多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计算后多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在同学讲解中多问问“这样可以吗?还可以怎样做?”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其学会思考,主动学习。
?作业设计
1.仔细想,认真填。
(1)( )个13是182,345是23的( )倍。
(2)被除数是540,商是6,余数是60,除数是( )。
(3)742÷29,把29看作( )来试商,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4)208÷42,把42看作( )来试商,商( )大了,改商( )。
(5)如果□÷34=12……△,那么△最大是( ),这时□是( )。
(6) □里最大能填几?
80×□<680 42×□<220 60×□<47 150×□<370
参考答案
1.(1)14 15 (2)80 (3)30 十 (4)40 5 4 (5)33 441
(6)8 5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