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22 22:2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缔造者
建立苏联
苏联模式的缔造者


斯大林
指出下面图片人物是谁?
他们对苏联的贡献是什么?
导入新课
在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苏联是如何从国际舞台上消失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解体的?这对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呢?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戈尔巴乔夫
勃列日涅夫
赫鲁晓夫
学习目标
1、知道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基本史实;
2、引导学生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启示、苏联解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遭遇的挫折。
1.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变为多国
二战后,在苏联的影响下,东欧、亚洲、拉美(古巴)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在发展壮大。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经济:
2.苏联模式的推广
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2)政治:
实质:
是按照苏联模式在东欧各国建立起高度集
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模式的推广。
建立经互会
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苏联除了在军事上成立“华约”
外,经济和政治上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建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3.中苏关系
(2)1950年,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1)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有1.5%.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之时,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阅读教材,归纳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并分析有什么作用,结局是什么?
农业: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政治
经济
1
2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
赫鲁晓夫夫改革
材料一
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掀开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推倒斯大林像
材料二
赫鲁晓夫看到美国种玉米对发展畜牧业收益甚大,于是强行要求在苏联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1953年全苏的玉米播种面积只有350万公顷,赫鲁晓夫却要求到1960年扩大为2800万公顷,八年中要增加七倍。由于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玉米经常结不了穗。赫鲁晓夫的玉米种植计划遭到了集体农庄庄员的消极抵制,最终彻底破产。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初期情况
时间
1949—1953年平均
1956年
粮食产量
8100
12700
粮食收购量
3300
5700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赫鲁晓夫推广种植玉米
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但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最终失败。
3
评价
阅读教材,说说勃列日涅夫进行了哪些改革?重心是什么?如何评价?
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经济
1
军事
2
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2.
勃列日涅夫改革
美苏两国军事力量对比 
常规武器力量对比
战略核武器对比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重工业,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
评价
3
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但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苏联经济发展失衡。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跛脚的巨人
食品短缺,群众排队等待购买
2
戈尔巴乔夫改革虽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但是脱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3.
戈尔巴乔夫改革
阅读教材,说说戈尔巴乔夫进行了哪些改革?如何评价?
政治
经济
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
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1
评价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有人评述苏联的改革说: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
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僵了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
材料: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欧剧变的表现及实质和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激化矛盾,引发危机。
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实行政治多元化。
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1、根本原因(内因):
2、客观原因(外因)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表现:
政治上:东欧各国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研讨
实质:
社会制度改变
材料一
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搞“垮”了。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直接引发“八一九”事件的爆发。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材料二
伴随着政治体制的“根本改革”,政局失控状况日趋严重,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发展,社会日益动荡。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分混乱,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年的历史反对马列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苏共内部进一步分化,400多万党员退党。1990年,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个加盟共和国首先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苏联解体的原因、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3、外部原因:
苏联模式的弊端。
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⒈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影响: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
2、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研讨
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坚持依法治国,健全民主与法治;
加强执政党建设,坚持中共的领导。
东欧剧变了,苏联解体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仍在继续,并取得一定成就,你认为有哪些宝贵经验?
道路自信
发展经济
依法治国
坚持中共领导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八一九事件
苏联解体
苏联的发
展与改革
东欧剧变与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力
量的壮大
东欧剧变

增多,由一国发展为多国。
②1949年,
成立。
③1950年,中苏缔结

经互会成立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社会主义国家
没有取得大的成效
—直接导致解体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
知识小结
1、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首次冲击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
勃列日涅夫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
2、对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使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B.使国家权力分散
C.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D.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
当堂检测
A
D
当堂检测
3、“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1992年,邓小平发表这番谈话的国际背景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欧盟成立
C.科索沃战争爆发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A
4、20世纪末,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却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说明(
?
?)
A.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中国
B.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更具有优越性
C.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失败
D.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D
5、“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对于苏联解体这个重大历史事件,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
)①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的实际相结合③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④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苏联的生命周期表
1917年一个新生命诞生;
1936年长大成人;
1945年儿孙满堂;
1956年重病;
1986年手术;
1991年死亡。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922年,苏联成立
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
1991年,苏联解体
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
理论
实践
实现
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