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3 测量 千米的认识(2)教案(含反思和作业设计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3 测量 千米的认识(2)教案(含反思和作业设计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2 18:5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千米的认识(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7例5、例6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28~30“练习六”第5、8、9、11、13、14题。
?教学目标
1.理解长度单位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能运用进率直接推算出结果。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1千米,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
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估测能力。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及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路程的估算。
?教学准备
课件、卷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所学知识
师: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师: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分米、1米呢?1千米呢?试一试,在纸上不用尺子分别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的长度。
师:1千米等于多少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进率。
师: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9题。
独立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并要求学生说出判断依据。
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2)]
【设计意图】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完善长度单位的知识体系。复习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便于后面例题的解决。
二、自主探索新知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1.学习例5。
(1)课件出示教科书P27例5。
学生尝试自主完成。
(2)自主探索,汇报交流。
师: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填出结果,但表达上存在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表达,如3千米=( )米,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个1千米,就是3个1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
(3)练一练。
完成教科书P27上面“做一做”和P29“练习六”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并要求学生完整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巩固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
2.自学例6。
(1)课件出示教科书P27例6。
学生尝试自主完成,小组内交流估测方法。
(2)汇报交流。
师: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约有多远,可以用哪些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根据例题说清楚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困难,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估测方法。
教师小结并板书:
(3)练一练。
完成教科书P27下面“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有了例6的经验,能通过步测、找参照物等方法估出教室的长和宽。
学生汇报后,教师可组织学生用卷尺量,验证学生的估测结果。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估测能力,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知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教科书P30“练习六”第14题。
师:常见的出行方式有哪些?
【学情预设】步行、自行车、公共汽车、小汽车、火车、飞机等。
师:如果要我们来挑选合适的出行方式,要根据什么来进行选择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明确根据路程和时间的长短选择出行方式。
师:下面请同学们找到目的地,以及各自的路程各是多少。
【学情预设】预设1:到植物园的路程是3千米。
预设2:到黄山的路程大约是1200千米。
预设3:到沙湖的路程是30千米。
师:请同学们挑选合适的出行方式,并说出理由。
【学情预设】预设1:到植物园的路程不是很远,跟我家到学校的距离差不多,可以骑自行车去,还可以步行。
预设2:到黄山约有1200千米,太远了,可以坐火车去,也可以乘飞机去。
预设3:到沙湖有30千米,有10个3千米那么多,可以坐汽车去。
只要学生的回答合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如果有学生存在困难,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距离与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
师:要知道多久能到达,我们还需要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这些出行方式每小时或每分钟能行驶多远。
师:你们能根据生活经验说说吗?
肯定学生有根据的判断,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对于学生不了解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引导,例如火车、汽车的时速。然后让学生根据路程和所选交通工具的速度算出所需时间。
师:说一说,完成这样的题目,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仔细审题,整理信息,结合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本题通过三组情境,提供了3千米、1200千米和30千米三种不同的出行路程,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选择出行方式并判断出行时间。对本题的仔细分析,给学生解题提供了新的方向,让学生能更加灵活地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8“练习六”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解。
2.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8题。
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学生交流,养成解决问题全面观察思考后再动笔的好习惯。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
【学情预设】学生能算出路程,但有的学生会没注意到单位是“千米”,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审题。
3.完成教科书P30“练习六”第1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讲解。
师: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学情预设】20个100,用乘法会比较简便,可是不会算。
师:谁会算,能把你的思路分享给大家吗?
【学情预设】预设1:有学生能表达算理。
预设2:用加法计算,结果是相等的。
预设3:借助计数器表达。
预设4:有学生只知道结果,不能清晰表达算理。
师: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把100看成1个百,20×100也就是20个百,所以就是2000,可以回答王老师的家距学校大约2000米。还可进行单位换算,也就是2千米。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内容主要是对本课时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每一题学生都很容易找到知识点,然后下笔去完成。但是每题中又都有独特的关注点,需要学生去思考。在解答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审题与思考中厘清思路,掌握方法,优化思维。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疑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在练习过程中,知识的应用上有的学生却出现了畏难的情绪。对于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的分析,部分学生出现了无从下手的现象,他们习惯了去找信息解决问题,却忽视了很多时候自己的知识也是可以运用的信息。通过层层递进,逐步分析,引导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成功体验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作业设计
看图回答问题。
1.状状从家出发去超市,怎样走比较近?
2.从状状家到动物园,最少要走多少米?
参考答案
1.290+250=540(米)
350+300=650(米)
540<650,走经过电影院的路比较近。
2.最近的路线:状状家→商店→宾馆→动物园
350+230+290=87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