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类型:A
珠海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找出错误选项的设错点。
B选项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在富有现场感的灾难文艺作品中。C.选项偷换概念,它应该,也必将会把十几年前的非典文艺的灾难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这个它指称的对象不是新冠病毒,而是新冠疫情期间出现的文艺作品。D.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拿中国跟西方相比,而是与中国多灾多难的历史与现实相比。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还有论证的思路跟论证结构。答案选C,文段没有用正反对比论证。
3.【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推断无据B选项,很多文艺作品都在关注平民百姓,但不能由些得出平民英雄比杰出人物更值得书写的结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选项中“首先在全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将原文”教育部将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范围扩大。
5.【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张冠李戴。选项中“强基计划主要以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为定位,”错误。与原文“与以往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定位不同”矛盾。
6.【参考答案】(1)更精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1分)引导优秀学生进入国家亟须的关键领域。北大招生专业集中在教育部学科评估“A+”学科。(1分)
(2)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1分)清北、浙大依据学校的优势和特色进行了个性化的设计,各校各有侧重。(1分)。
(3)多维度考核,确保严谨公正。(1分)上交综合面试环节包含科研潜质及创新素养评估, “双随机”抽签的方式,确保了面试的公平公正。(1分)
(4)有效促进不同专业之间培养方案的有机融合。(1分)清华成立了五大书院,致力于实现学科交叉基础上的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1分)。
(5)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1分)清华创造性推出全新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分)
【试题分析】每一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到满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B错误,老傅觉得把声音拍进照片并不是真的已经能够将声音具象化地表现出来,而是他认为自己捕捉到了生活中最美、最和谐、最有爱的画面,通过抓拍的照片仿佛能够听得到小女孩每日刻苦练习的二胡声。
8.【参考答案】
(1)执着坚持。(1分)老傅只拍西湖边一棵树的春夏秋冬,甚至为了摄影还特地搬到旧钢厂去取景均可见他对摄影艺术的执着与坚持。(1分)
(2)细心认真。(1分)他留心观察那个坐在爸爸车后努力练琴的小女孩,并注意到他的车座子是自己焊接的。以及后来,他转变自己的拍摄思路,拍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都可见老傅的细心认真。(1分)
(3)对人和善友爱。(1分)楼上夜里的声响虽然打扰了老傅,但他并没有因之而责怪或抱怨,反而是用送拖鞋的办法委婉地提醒了楼上的住户。(1分)
(如学生答“性格和善、有耐心、有毅力等答案,均可酌情给分。共三点,人物形象每点1分,学生结合文本再得1分,共6分。另,如果学生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答案解析】小说中老傅的性格特征,其实所谓性格,是指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于具体生活道路不同,一个人的性格也会有不同的特点。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小说的主要任务,短篇小说很难表现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因此,多展示其已经形成的、比较突出的性格特点。老傅的性格特点首先是他对摄影艺术的坚持与热爱。多年来一直守在西湖拍一棵树的春夏秋冬,在获奖后又搬到荒芜的钢厂去住,到那里去寻找摄影艺术的灵感,希望能拍摄出超过西湖的那棵树的摄影作品。这些都可以说明他的坚持和执着。另外,学生如果答有毅力、坚持等也可以得分。其次,细心认真,他搬到钢厂后细心地察觉到坐在爸爸车后努力练琴的小女孩就是自己楼上的声音后,同时也留意到小女孩坐的车座子是爸爸自己焊接的,也正应和了这里是破败的钢厂,推测这家人生活的朴素简单,为下文送拖鞋做铺垫。老傅转变了摄影思路,从拍自然景物到拍钢厂里这一家积极生活的人,尤其是淳朴憨厚的爸爸、努力勤奋的小女孩,可见老傅对生活细心认真的观察。和善友爱,老傅送拖鞋给楼上,委婉地提醒,正是他对人和善友爱、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表现。
9.【参考答案】
(1)小说标题“大师”一语双关。(1分)既突出了老傅有“大师”级的摄影技艺,也表现了老傅的道德品质堪称“大师”。(1分)
(2)“大师”,推动故事情节发展。(1分)老傅因摄影获奖被大家誉为“大师”,认识了楼上刻苦练琴的小女孩后,鼓励小女孩将来成为“大师”;他关注了这个女孩子,并拍出了大师级的照片,并将又一次走向国际大奖。(1分)
(3)揭示小说的主旨。(1分)小说告诉我们,只有努力认真、坚持不懈才有可能成为大师。同时,大师不仅是专业技能高超,而且要有“大师”的品格。(1分)(补充:老傅不仅是摄影艺术世界级的大师,而且善良有爱、尊重他人;小女孩勤奋努力,有礼貌,不卑不亢,将来也有可能成为大师。)
(每点1分,如果学生只能答出题目的意义或作用,不能结合文本只能得1分。另,如果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答案解析】这是一道标题含意分析题,要想答对答全,首先根据题干要求,必须是结合全文来谈标题的含意与作用。含意要注意其象征义、比喻义、主旨义等;作用则可从人物、情节、揭示主题方面考虑作答。本文题目《大师》首先从内容上,老傅获得国际级的摄影大奖,堪称大师;另外,从作品中也可看出老傅有着“大师”一样值得人尊敬的品格。从情节上,“大师”既是故事展开的原因,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主旨上,“大师”既是对专业领域里技能的肯定,也是在告诉读者,有“大师”的胸怀和品格才是一位真正的大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自揆为谦辞,根据动宾关系的相同句式,“删削冗长”与“举撮机要”为动宾关系,“关国家兴衰”,“系民生休戚”为动宾关系,“善可为法”与“恶可为戒”为相同句式,虚词“者”为断句标志。可以断句为: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区区,指拳拳之心,与《孔雀东南飞》中“感君区区怀”的“区区”意思相同,而“何乃太区区”的“区区”含义为愚拙。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一错在“采用小说资料”,表述不严谨。司马光,遍读史书,旁采小说野史,发现幽隐奥秘,比较点滴异同,撮取关键要义,专门撷取事关国家兴衰存亡,情系百姓喜怒哀乐的材料,完成此部史书。二错在《资治通鉴》为编年体史书。
13.【参考答案】
(1)我长期以来的心愿,一朝之内获得了伸展,欣喜雀跃接受诏命,唯恐不能称职。
(2)借鉴前代的兴盛衰败的历史,考察现今的得失,褒奖善行,遏制恶行,选取对的,批判错的。
【试题分析】13—(1)得分点:夙昔,长久以来、往日;奉承,接受(诏命);称,称职。每点1分,句意,2分。【备注——奉 : 奉 fèng 恭敬地用手捧着;承 : 承chéng 在下面接受,托着。意为“接受”】13—(2)得分点:每点1分,鉴,借鉴,以……作为镜子;嘉,褒奖,夸奖,赞许;矜,遏制,阻止;句意2分。
【附】译文:
臣司马光上言:先前奉受敕命编纂历代君臣事迹,以后又接奉圣旨赐予书名《资治通鉴》,如今已经完成。
我认为我的性情和才识愚蠢、迟钝、学术上荒废不精,大凡做各种事情,都在他人之下。只对于前代的史书,曾粗略地尽心研读,自幼年至老年,都非常喜好,不知厌倦。(我)时常担心,自司马迁和班固以来,记载历史的文字繁多,即使是平民也不能完全读遍,更何况对于作为万民之主的皇帝,日理万机,哪有闲暇去全部阅览呢!我经常不自度量,想要把其中的一些多余而不适用的文字加以删削,集中列举那些最重要的历史事实,专门选择有关国家盛衰存亡,情系百姓喜怒哀乐,善良可以成为楷模,邪恶可以作为警戒的材料,按年代先后编集成一书,使得先后有序,精华糟粕不相混杂,但是我个人的力量太单薄,没办法完成。
我幸好遇到英宗皇帝,靠着他通达聪明的天性,施行文化昌明的政治,他想要纵览古代事迹,以便拓展宏图大略,于是颁下诏令,教臣编纂成集。我长期以来的心愿,一朝之内获得了伸展,欣喜雀跃接受诏命,唯恐不能称职。先帝还让我自行选择设置官属,在崇文院开置书局,允许借用龙图阁、天章阁、三馆和秘阁的书籍,派遣宫内侍臣担任承受(官职),我受到的眷爱知遇的荣耀,连近臣都比不上。不幸的是书还没有完成,未能向皇帝进献,而先帝却抛下群臣(先自去了)。陛下继承皇位,同时也继承了先帝的遗志,恩宠有加,亲撰冠首之序,又赐予了嘉名,每逢开设研讨经史的讲席,常让我前往讲读。我虽愚蠢迟钝,但蒙受两朝知待如此之厚恩,即使完全贡献出自己的生命,也不足以报答两朝皇帝的大恩大德,只要是心智和力量能够达到的,又怎敢有所保留呢!正值陛下派我去掌管永兴军,因为年老体弱不能胜任处理繁重的政务,所以请求就任闲官。陛下便依从了我的私愿,并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以闲官养老。我既然没有其他事务,所以能够集中精力,尽力思考,使出所有的知识和精力来编集此书,白天时间不够,就在晚上继续工作。看遍以前的史书,旁采小说,对于浩如烟海、堆积如山的历代简牍图书,总是认真筛选,从中揭示那些隐含着的事情,并对其中细小的差误进行校订。自英宗治平年间开设书局以来,至今才最后完成。
再回想我离开朝廷,达十五年之久,虽然身处朝外,但拳拳之心,朝朝暮暮,夙兴夜寐,又何尝不在陛下的身边!我如今身体瘦弱憔悴,老眼昏花,牙齿所剩无几,精神耗尽,记忆衰退,眼前所做的事,转身便会遗忘。我毕生的精力,全部用在了这部书上。但愿陛下能够宽恕我妄作之罪,体察我愿意效忠的心意,每当清闲宴饮之时,时常垂顾省阅浏览,借鉴前代的兴盛衰败的历史,考察现今的得失,奖励善行,遏制恶行,选取对的,批判错的,足够可以勉励(人们遵守)传统的美德,(从而使现今天下)跻身到往昔所未达到的天下大治,使四海之内的人们,都蒙受它的福泽,那么,即使我委弃身骨于九泉之下,我的志愿也还是永远了却了的。
谨奉表把此书进献,并向陛下汇报。臣司马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 “物是人非”不准确,主人逝去后小堂荒凉破败,墓冢无人管理,石雕麒麟倒卧在地,这些都不能说是物是人非,应该是物人两非的惨象。
【参考答案】
(1)诗中的“物理”:既有自然界美好事物、美好生命的盛衰枯荣,也有国家盛衰人事兴亡的无常。(2分)
(2)情感:尾联表面上是写作者的感想:世间万物兴衰无常、得失难料,既然无法实现理想,何必留恋官位荣华,索性抛开世俗功名的束缚,自在行乐。(2分)而实际上,旷达之语的背后潜藏的还是诗人有志难伸、报国无门的悲哀。(2分)
【试题分析】
《曲江二首》(其一)
首联“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写诗人惜春的情绪。诗人说:一个花瓣被风吹落就感到减却了春色,透露出春天消失的消息,使人哀伤;可如今,正面对着“风飘万点”的残酷现实,怎不更令人愁苦?“减却”,减掉。“却”,去,掉。
颔联“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风飘万点”已成现实,那么被风飘走的花儿更值得爱惜,然而眼睁睁地看着枝头残花一片一片地被风吹走,将要飘尽了。心中又是什么滋味呢?即第四句诗所说:一片花飞愁,万点飘飞更愁,残花将尽愁上添愁,故“酒”已“伤多”,却禁不住继续“入唇”。“莫厌”,不要嫌弃。“伤多酒”,因喝多了酒而伤身。“伤”,因………而伤身,因动用法;“多酒”,即多喝酒。“入唇”,入口,进嘴;“唇”,借代口,嘴。全句诗的意思说:不要嫌弃多喝酒而伤身还要喝酒。正面的意思即多喝酒来消愁吧!只一落花,连写三句,反复层递地写,而且是不避伤身地借酒消愁,这究竟是感叹春光易逝,还是有感于难以直陈的人事问题呢?
颈联“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就回答了上面的问题。“翡翠”,小鸟名;“麒麟”,传说中的吉祥兽名,这里指墓旁的石刻。诗人的目光随着花瓣的飘落移到江面上,看到原来住人的小堂如今却巢居着翡翠,何等荒凉!目光落到花园边,看到原来雄踞高冢前的石雕墓饰麒麟倒卧在地上,多么寂寞!可见安禄山叛乱之后,曲江往日的盛况还远没有恢复。面对着一片惨败景象有什么办法呢?
尾联“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即应该及时行乐,不要让虚浮的荣耀束缚住自己。“行乐”即享乐,是“莫厌伤多酒入唇”的一中变式说法。“细推”,仔细推究。“物理”,事物的规律,大自然的规律。诗中指大自然和人事的兴旺盛衰自有其规律,非一人之力所能。“浮荣”,虚浮而不实际的荣耀,这里指做官,暗指左拾遗的小官。由写惜花伤春,到写人事的兴衰,都是诗人关心国事的体现;借酒消愁也好,及时行乐也罢,都反映出诗人愿意为国效力而报国无门的苦闷,并非真的消极避世。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参考答案】
(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试题分析】注意字体书写的准确性,比如“扪参”“膺”“跂”“繁”“停”等字。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漏字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发人深思,启发人们深刻思考。发人深省,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专。前者,强调人们要深刻思考,而后者强调的是要人们有所醒悟。“不只”是连词相当于“不但”“不仅”,后面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不止”有两个意思,一是“继续不停”,二是“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与时俱进: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革故鼎新:指事物的破旧立新。吮吸:合拢嘴唇吸取液体或半流体。现多用于比喻榨取、伤害。吸取:用不同方法吸收;采用,采取,得到。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句号应在双引号外
19.【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A项缺主语 B项逻辑错误,先传承文化,再涵养精神。C项“滋润”精神,搭配不当
20.【参考答案】(1)示例:开卷有益
(2)示例1: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很重要的基点就是要落实到全民阅读,抓公民素质教育。教育和阅读关系公民素养和国运兴衰。
示例2:倡导阅读之风,重在全民参与。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品质和精神力量,需万千个体助力。弘扬全面阅读新风,离不开每位民众的参与。
21.【参考答案】相同:二者均与打击、袭击有关。
不同:狙击是由单个人或少数人暗中对目标进行隐秘性的袭击,可是个人行为也可以是军事行动。
阻击是以防御手段阻绝、阻止、拦截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迟滞敌人的军事行动。
四、写作(60分)
22.【写作指导】
(1)立意指导
审立意方向:在审题立意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材料,先进行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找出所给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具有情境设置的应用性文体写作是近年高考备考重点,书信、演讲稿在高考中已有考查,其它文体,比如辩论稿、倡议书、发言稿、意见书和慰问信等也有必要了解。这道作文题要求学生写感谢信,首先限定对象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出贡献的各类人员,贴近学生的是或实际,写作的空间很大,学生有话可说。接着按应用文写作要求行文即可:原因、背景、叙述事实、表示感谢或学习;以勉励的话结束全文。写作时要注意,要写的是一封信,实际上是你与被感谢者的对话,语言要诚恳,感情要真挚。注意叙述者身份和议论文写作方式有所不同。最后,应注意书信体格式要求,尤其是称谓语和祝福语的格式、以及“华夏人”作为落款。
(2)参考立意
1.你是最美的逆行者
2.无私无畏,你是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3.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
4.您永远是最可敬的人
5.你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评分说明】
(1)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文体、语言等为重点,全面衡量。
(2)发展等级
基础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的几个项目,其实体现的是作文中的亮点,依次有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只要有若干点突出就可以按等评分,其给分与内容和表达的给分一般来说是相应的。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要鼓励考生作文出亮点。对于亮点突出,确实写得好的文章,就应该依据评分标准给予高分。
(3)错别字扣分
缺标题扣 2 分;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每 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4)字数扣分
①400 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 50 个字扣 1 分)
②400 字以下的文章,2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200 字以下的文章,1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只写一两句话的,给 1 分或 2 分,不评 0 分。
⑤只写标题的,给 1 分,不评 0 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 0 分。
⑥ 只写标题的,给 1 分,不评 0 分。
⑦完全空白的,评 0 分。
(5)套作与抄袭判定:
套作的,适当扣分;套作就是把预先准备好的作文材料,机械地理解作文题,生硬地套用。判定为套作是比较严重的,不应将套作的判定扩大化。 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判定为抄袭要有依据。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
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
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