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变异的来源
1.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突变
2.生物界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这都要建立在生物丰富变异的基础上。生物丰富的变异主要来源于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
3.基因重组发生在
A.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B.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
C.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 D.通过嫁接,砧木和接穗愈合的过程中
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发生在DNA的复制过程中B.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不利于生物进化
C.只有细胞核中的基因才会发生基因突变D.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往往同时突变
5.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
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子
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
6.我国科技工作者创造的自然界中没有的新物种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 B.八倍体小黑麦 C.京花一号小麦 D.四倍体水稻
7.普通小麦的卵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用这种小麦的胚芽细胞、花粉分别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分别是
A.六倍体、单倍体 B.六倍体、三倍体 C.二倍体、三倍体 D.二倍体、单倍体
8.用基因型为 的普通小麦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是
A.纯合子的二倍体 B.杂合子的二倍体C.纯合子的六倍体 D.纯合子的单倍体
9.白化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双亲都是杂合子 B.近亲结婚 C.基因突变 D.致病基因成对
10.番茄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花蕾得到了无籽的番茄果实。它的果皮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
A.12条 B.24条 C.48条 D.36条
11.诱发突变与自然突变相比,正确的叙述是
A.诱发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 B.诱发突变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定向变异
C.诱发突变产生的生物性状都是显性性状D.诱发突变的突变率比自然突变的突变率高
12.下列细胞中,属于果蝇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丁
13.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A )
14.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①2l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②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③染色体数日增加或减少;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A、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④
15.一个染色体组可以认为是
A.二倍体配子中所有的染色体 B.体细胞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C.四倍体植物的一半染色体 D.单倍体配子中所有染色体
16在农作物育种上,采用的方法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它们的理论依据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连锁 ③基因重组 ④染色体变异
A.①③②④ B.④③①②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17.基因型AaBb的水稻,用其花药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所有的成体自交,后 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为
A、4种,1:1:1:1 B、2种,3:1 C、1种,全部 D、4种,9:3:3:1
18.下图进行有性生殖的同—种生物体内的有关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主要发生在图⑤时期
B、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图②所示分裂方式,其间期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传给后代的可能性要大于图③
D、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有图①~图⑤所示细胞的是睾丸而不可能是肝脏
19.把成年三倍体鲫鱼的肾脏细胞核移植到二倍体鲫鱼的去核卵细胞内,培养并获得的克隆鱼是:( )
A.是二倍体 B.是有性生殖的产物
C.高度不育 D.性状与三倍体鲫鱼完全相同
2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核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它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C.用秋水仙素处理大肠杆菌,可使其染色体加倍
D.进行减数分裂的动物细胞,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初级精(卵)母细胞中
21.萝卜的体细胞有9对染色体,白菜的体细胞中也有9对染色体,现将萝卜和白菜杂交,培育出能自行开花结籽的新作物,这种作物最少应有多少条染色体
A.9 B.18 C.36 D.72
22.科学工作者把胡萝卜(二倍体)的韧皮部细胞分离开来,将单个细胞放在配制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这些植株的特点是
A.彼此性状极为相似 B.变异频率较高 C.都是单倍体 D.都是纯合体
23.正常体细胞染色体为2N,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染色体多了一条 B、染色体成倍地增加
C、染色体自由组合 D、染色体中缺失了一段
24.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42个染色体,它的单倍体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是( )
A、21个 B、42个 C、63个 D、84个
25.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菌落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部是白色的,这是因为( )
A 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 C.自然突变 D.人工诱变
26.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A.第5号染色体缺失了一段 B. 第5号染色体增加了一段
C.第5号染色体一段颠倒了 D. 第5号染色体增加了一条
27.某物种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有8种形态,则该物种是
A.二倍体 B.四倍体 C.八倍体 D.十六倍体
28.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四倍体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是
A.7条 B. 14条 C. 28条 D. 56条
29.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A.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见 B.染色体变异是定向的,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基因突变是可以遗传的 D.染色体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30.下列各细胞中,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是
A. 果蝇的体细胞 B. 人的卵细胞
C. 单倍体普通小麦的体细胞 D. 普通小麦的体细胞
31. 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几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 D )
32.含三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A B C D
33.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其理论依据是近亲婚配的后代( )
A、必然会患遗传病 B、患显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增
C、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增 D、发生基因突变的机会大增
34.某男孩患有21三体综合征,其原因是与卵细胞融合的精子中对号染色体是一对,请分析下列与精子形成相关的原因是( )
A.初级精母细胞中21号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B.次级精母细胞中21号染色体着丝点不分裂
C.次级精母细胞中21号同源染色体没有联会
D.精原细胞中21号染色体没有复制
35.1995年,诺贝尔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的三位科学家。大气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生物。紫外线伤害生命的生物学原理主要是( )
A.基因突变 B.皮肤癌变 C.消毒、杀菌 D.促进蛋白质凝固
36.人类的先天性白内障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低血钙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一个先天性白内障男性(血钙正常)和一个低血钙佝偻病女性(眼球正常)婚配,生有一个正常女孩。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理论概率是( )
A.1/2 B.1/4 C.1/8 D.1/16
37.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杂合体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体常于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孩子,如果再生一个男孩,那么这个男孩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 )
A.1/3 B.2/3 C.1/2 D.3/4
38.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 D性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素 D性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从优生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
A.男孩 男孩 B.女孩 女孩 C.男孩 女孩 D.女孩 男孩
39. 番茄果实红色(H)对黄色(h)为显性。某隐性纯合黄色植株(hh)自交,结出了半边红半边黄的变异果,这种变化原因可能是 A.环境改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40.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DNA分子。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细胞内,DNA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互换 D.染色体变异
41.如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植物的基因型是AaBB
②若该植株由花粉发育而来,则其亲本是一个四倍体
③该植株不可能产生Ab型配子 ④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2.将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的玉米的一粒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处理后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和ab或Ab和aB B.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C.AB或ab或Ab或aB D.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
43.引起生物可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3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①果蝇的白眼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④人类的色盲 ⑤玉米的高茎皱叶 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①②⑤
44.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的方法是
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种
45.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A、红细胞易变形破裂 B、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不正常
C、信使RNA中的一个密码发生了变化 D、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了变化
46.人工诱变区别于自然突变的突出特点是
A、产生的有利变异多 B、使变异的频率提高
C、可人工控制变异方向 D、产生的不利变异多
47.下面列举了几种可能诱发基因突变的原因,其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射线的辐射作用 B、杂交 C、激光照射 D、秋水仙素处理
48.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性状差别甚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于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的影响
49.如果基因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了变化,则这种变化叫
A、遗传性变化 B、遗传信息变化 C、遗传密码变化 D、遗传规律变化
50.基因突变发生在什么过程中
A、DNA-DNA B、DNA-RNA C、RNA-蛋白质 D、RNA-DNA
51.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C、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不利 D、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利
52.人类遗传病不包括以下哪一类?
A.单基因遗传病 B.多基因遗传病 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D.病毒性感冒
53.如果DNA分子的模板链的TAA突变成TAC,则相应的遗传密码
A.由UAA突变成AUU B.由AUU突变成AUG
C.由UAA突变成UAC D.由AUG突变成AUU
54.基因突变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突变a和生殖细胞突变b两种,则( )
A.均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
B.a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C.均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D.a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b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
55.若某基因原有30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300个碱基对,它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可能为( )
A.只相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 B.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其他顺序也有改变
C.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 D.A、B都有可能
56.诱变育种能使植物体产生更多的突变个体,这是由于生物细胞对辐射化学诱变剂敏感时期是细胞分裂的
A.间期 B.前期C.后期D.末期
57.一般认为艾滋病毒产生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环境改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58.用糊粉层淡红色的玉米(prpr)作母本,紫色的玉米(PrPr)作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母本果穗上的所结籽粒应该完全为紫色籽粒(Prpr),但在多个杂种果穗上的647102粒籽粒的观察中发现了7粒淡红色籽粒。导致这种遗传性状表现的最大可能性是( )
A.父本花粉Pr中混杂有母体花粉pr B.个别父本花粉的Pr基因突变为pr
C.个别母本卵细胞的基因突变为pr D.不同环境条件的Prpr的表现型不同
59.右图中,基因 A与、、之间的关系不能表现的是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变化
D.图中基因的遗传将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60.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均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D.基因互换
61.用杂合体种子尽快获得纯合体植株的方法是( )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62.为了培育节水、高产品种,科学家将大麦中与抗旱、节水有关的基因导人小麦,得到的转基因小麦,其水分利用率提高20%。这项技术的遗传学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复制 D.基因分离
63.水稻的某3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它的花
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素。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
型最多可有
A、1 种 B、 4 种 C、 8 种 D、16种
64、人类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式是基因内
A.碱基发生改变(替换) 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
C.增添一小段DNA D.缺失一小段DNA
65、下列属于单倍体的是( )
A.二倍体种子长成的幼苗 B.四倍体的植株枝条扦插成的植株
C.六倍体小麦的花粉离体培养的幼苗 D.用鸡蛋孵化出的小鸡
66.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 ( )
A.G≡C变为T = A B.A = T变为C≡G
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 D.胸腺嘧啶变为腺嘌呤
6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稻田中找到一株“野败”(雄性不育),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这株“野败”的产生是由于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环境改变 D.杂交
68. 一只正常的雌蝌蚪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变成了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这只雄蛙与正常的雌蛙交配,其子代中( )
A. 雌∶雄=1∶1 B. 雌∶雄=2∶1 C. 雌∶雄=3∶1 D. 雌∶雄=1∶0
69.下列四个细胞图中,属于二倍体生物精细胞的是 ( D )
70. 下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染色体数与图示相同的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
A. 甲:AaBb 乙:AAaBbb B.甲:AaaaBBbb 乙:AaBB
C. 甲:AAaaBbbb 乙:AaaBBb D. 甲:AaaBbb 乙:AaaaBbbb
72. 在自然界中,多倍体形成的过程顺序是( )
① 减数分裂过程受阻 ② 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③ 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生殖细胞 ④ 有丝分裂过程受阻 ⑤ 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合子 ⑥ 染色体复制过程受阻
A. ①②⑤③ B. ④⑤③⑥ C. ⑥②③⑤ D. ④②③⑤
73. 用花药培养出来的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则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植株是( )
A. 单倍体 B. 二倍体 C. 四倍体 D. 八倍体
74.细菌的可遗传变异来源于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变异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76、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变异不可能来自
A 染色体变异 B 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 环境改变
77、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叶生长在水中呈丝状,长在水面上呈扁片状,水毛茛叶的这种性状变异说明( )
A. 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B. 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
C. 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 D.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78、正常的男性体细胞的所有染色体可以表示为44+XY,则21三体综合征的女患者的体细胞的所有染色体可以表示为( )
A、45+XX B、44+XXY C、45+XY D、44+XX
79.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能看到的结构是:( )
A、中心体 B、叶绿体 C、染色体 D、高尔基体
80.低温可诱导产生多倍体的生理作用是 ( )
①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体 ②加速细胞内染色体复制使染色体配对紊乱,不能形成细胞 ③染色体复制过程受到阻碍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81.某一理想的图象位于视野的左下方,若想将其移到视野中央,标本的移动方向是:( )
A、左上 B、右上 C、左下 D、右下
82.使用显微高倍镜观察的顺序是( )
①顺、逆时针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调清物象为止 ②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在低倍镜下看清物象,要把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83.制作根尖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根尖材料放入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中浸泡3~5分钟,其目的是( )
A、杀死根尖细胞 B、固定根尖细胞原生质的细微结构
C、软化根尖材料,使分生细胞离散 D、为染色创造适宜的反应条件
84.下列有关多倍体和单倍体成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已经分裂,但细胞分裂受阻 B.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
C.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D.花药离体培养的结果
85.对洋葱的根尖进行低温(40C,10min)处理,后在高倍镜下观察其有丝分裂后期的图,以下正确的是( )
86.在多倍体育种中,目前获得多倍体的常用方法是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刺激未受粉的雄蕊 B.用秋水仙素处理正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用X射线照射正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
87.某一种植株的三对相对性状是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养出来的这种植物的表现型最少和最多的可能性分别是
A.2种和4种 B.4种和16种 C.4种和8种 D.2种和8种
88、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4噬菌体 D、质粒DNA
89、下列与基因工程无关的是( )
A、培养利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 B、基因治疗
C、蛋白质工程 D、杂交育种
90、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白蛋白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转基因动物( )
A.提供基因的动物 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
91.下图所示限制酶切割基因分子的过程,从图中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和切点是( )
A.CTTAAG,切点在C和T之间 B.CTTAAG,切点在G和A之间
C.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 D.GAATTC,切点在C和T之间
92.二倍体不可能产生的配子是
A.YR; B.ABC; C.Yy; D.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