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科技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
第8课《游乐场里的能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的第1课。本单元共7课,本课为起始课,让学生通过观察小钢珠在U形管里的运动,了解机械能,然后通过寻找游乐场里藏着的能量,让学生了解能量无处不在,能量有不同表现形式,世间万物的运作都需要能量。
教材包括情境导入、活动1“U形滑板的秘密”、活动2“游乐场里藏着哪些能量”等3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以主题人物被游乐场里的U形滑板吸引,提出U形滑板为什么能多次往复运动,激发学生对此现象的探究欲望。活动1引导学生尝试用小钢珠和U形管模拟实验,观察分析后发现小钢珠会往复运动是因为小钢珠具有能量。活动2观察游乐场里的游乐设施,说出各种游乐设施靠哪些形式的能量来运行,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前面两个活动的学习,学生认识到能量是无处不在的,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起来,区分不同表现形式的能量,为后面探究机械能、声、光、电、热、磁埋下铺垫。
二、学情分析
“能量”一词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能量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大部分学生都是比较模糊的。本课以大部分学生都见过的U形过山车导入,有部分学生甚至还亲身挑战,但U形滑板能多次往复运动的现象很多学生都没有认真思考。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让他们尝试寻找材料模拟探究U形滑板的秘密,从而了解能量,进一步展开对能量概念的学习。虽然学生对能量有一定的了解,但受知识能力和习惯的局限,对能量的表现形式的认识是浅层次的、杂乱无章的,需要教师设置一定的场景引导学生认识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引导他们说出更多自然界的能量,以及人们是如何利用这些能量的。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到运动着的物体具有动能,动能属于机械能。
2.了解能量无处不在,能量可以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起来。
3.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机械能、声、光、电、热、磁、水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4.能举例说出身边存在哪些不同形式的能量。
5.对身边的能量表现出探究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能量无处不在,能量可以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起来。
教学难点:知道能量的表现形式多样性,能够区分不同表现形式的能量。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验视频和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透明软胶管或塑料盆或瓦楞纸板(纸箱)、小钢珠或玻璃珠、剪刀、尺子、双面胶或热熔胶等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情境:不少同学到游乐场里会看到这个项目——U形过山车。
媒体:出示游乐场里U形过山车的视频。
介绍:U形过山车由U形滑板和U形轨道组成。
问题:U形滑板在没有马达提供动力的情况下,为什么仍能沿着U形轨道多次往复运动?
提出任务:尝试用其他材料模拟U形过山车,揭秘U形滑板能多次往复运动的原因。
(二)活动探究
活动1:U形滑板的秘密
讨论:选取哪些合适的材料模拟U形过山车。
模拟实验:方法1:把透明软管弯曲成U字形模拟U形轨道,小钢珠模拟U形滑板,把小钢珠放在U形透明软管里,观察小钢珠在U形透明软管里的运动情况。
方法2:把玻璃球放在有弧度的塑料盆里,观察玻璃球的运动情况。
方法3:用瓦楞纸板制作一条U形轨道,玻璃球模拟U形滑板,把玻璃球放在U形轨道里,观察玻璃球在U形轨道里的运动情况。
交流:小球在U形轨道的运动情况。
分析:小球为什么能够多次往复运动。
小结:小球在U形轨道里进行往复运动,与U形滑板一样,是因为小球具有能量。U形轨道里滚动的小球具有动能,动能属于机械能,它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能量是可以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起来。例如电池的能量可以使手机工作起来,风的能量使风车运动起来,汽油燃烧产生的能量能使汽车运动起来。
活动2:游乐场里藏着哪些能量
问题:除了动能等机械能以外,能量还有哪些表现形式呢?不妨我们一起走进游乐场找找看,各种游乐设施靠哪些形式的能量来运行。(出示游乐场图)
活动:寻找游乐场里藏着哪些能量,完成记录单。
小结:热气球靠热能运动,千秋靠机械能往复摆动,旋转木马、过山车和碰碰车靠电能运转,激流冲浪利用水能推动小船前进。
问题:其实,世间万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除了游乐场里藏着各种能量以外,你还能举例说出身边存在哪些不同形式的能量吗?
交流:把水煮开需要热能,植物生长需要光能,声能能把玻璃杯震碎,磁悬浮列车利用了磁能。
小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有机械能、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水能等等。
课后作业: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形式的能量。
七、板书设计
8游乐场里的能量
932180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