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77“练习十七”第11、12题和P80~81“练习十八”第1、2、3、4、7题及数学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熟练地掌握10加几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10加几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10加几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完成教科书P77“练习十七”第12题。
师:你能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学生一边数数一边写数,再指名汇报。
2.完成教科书P77“练习十七”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交流后汇报。
3.完成教科书P80“练习十八”第2题。
师:请你先猜一猜这些物体大约有多少个,再很快地数出来。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一猜,再数一数。数的时候学生可能“1个1个地数”,还可能“2个2个地数”或“5个5个地数”,还可能先数10个,再看还有几个。
【设计意图】在数数中,巩固数序,丰富数数经验,逐步建立数感。
二、计算练习
1.第一关:连一连。
完成教科书P80“练习十八”第1题。
学生独立算一算,再连线。
【学情预设】对于“10+8”与“8+10”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明确:不用计算就知道它们的计算结果相等,因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其他的算式,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第二关:比一比。
完成教科书P80“练习十八”第4题。
指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连一连,再比较。
【学情预设】学生能一一对应地连线,数出松果的数量比松鼠多4。
3.第三关:算一算。
完成教科书P80~81“练习十八”第3、7题。
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订正。
【学情预设】第3题: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计算。再引导学生汇报先算什么,结果是多少,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
第7题:学生可能用数的组成来填未知数,例如7和3组成10;12分成10和2;11再添上2就是13。
【设计意图】在计算闯关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三、拓展练习
1.第一关:按顺序排一排。
师: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指导学生说出先计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学生完成后汇报交流。
2.第二关:数学游戏。
小组4人合作完成教科书P81数学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富有童趣的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各种形式的配套练习,为学生复习巩固了11~20各数的认识、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在教学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和计算过程,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数的认识,教学效果还不错。
?作业设计
一、 ○ “>”“<”“=”。
二、 ,□、△ ○ ?
参考答案
一、< = > > < >
二、4 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