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1,完成教科书P102~103“练习二十四”第1~9题。
?教学目标
1.系统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帮助学生落实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在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表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有序思维,提高计算速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将分散获得的知识综合起来的过程,初步感知整理的方法,感受复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系统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熟练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发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的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教师准备一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卡片,每个学生小组一套36张空白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计算,揭示课题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行算式:
9+1 8+2 7+3 6+4 5+5 4+6 3+7 2+8 1+9
师:你知道这些算式的和分别是多少吗?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这些算式的和都是10,算式的排列有规律,从9加几开始,第一个加数依次少1,第二个加数依次多1,一直到1加几。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下面我们就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有序出示和是10的加法算式,为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基础。
二、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
1.引导学生写出36道进位加法算式。(教科书P102“练习二十四”第1题)
师:你能写出和是11的所有进位加法算式吗?怎样写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要有序地写,从9+2开始写,然后依次写出8+3、7+4……
学生写出和是11的所有进位加法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把和是11的算式贴在黑板上:9+2、8+3、7+4、6+5、5+6、4+7、3+8、2+9。
师:这个方法好!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写出和是12、13、14、15、16、17、18的所有进位加法算式。
学生小组合作,按要求写出算式。
2.自主整理,发现规律。
师:请大家再把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成表,看谁整理得最好。
学生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整理的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整理的。
【学情预设】预设1:我是把9加几的算式放在一列,8加几的算式放在一列,7加几的算式放在一列……
预设2:我是把和相等的算式放在一排。
师:仔细观察表,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后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竖着看,每一竖行的第一个加数都一样,第一竖行是9,第二竖行是8,第三竖行是7……每一竖行的第二个加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下一个比上一个依次多1,每一竖行的算式得数,下一个比上一个依次多1。
预设2:横着看,每一横排第一个加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后一个比前一个依次少1,每一横排第二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后一个比前一个依次多1,每一横排的算式得数都相同,第一排都得11,第二排都得12,第三排都得13……
预设3:斜着看,每一斜行左下方算式的第一个加数依次比右上方算式的第一个加数依次多1,第二个加数不变,得数也依次多1。
预设4:有些算式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8+3与3+8、9+3与3+9……计算时它们的结果相等,只要记住大数加小数的得数就可以算出小数加大数了。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发现了表中的规律,还有的学生发现有些算式是交换了加数的位置。现在请你观察整个表,以6+5和5+6中间的位置为界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情预设】学生发现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的加数都相同,只是两个加数的位置变了,但是计算的结果不变。
课件出示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
师:我们只要记住左边的20道题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规律,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善于观察的能力。
3.根据规律,巩固计算。
(1)师:看表,我说得数,你们说出算式。比如:和是17、13、12……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抢答:教师任意指表中的一个算式,要求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学生互相评价。
(3)教师任意说出一个算式,让学生说出这个算式上、下、左、右的算式。
【设计意图】突出排列规律和算式间的联系,加深对进位加法的掌握。
三、复习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01第2题。
师:请你想一想,通过图片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学情预设】学生收集信息:小兔子们一共吃了6个胡萝卜,还剩7个,要求原来有多少个胡萝卜。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把吃了的胡萝卜和剩下的胡萝卜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6+7=13(个)或7+6=13(个)。
2.课件出示教科书P103“练习二十四”第6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汇报。
【学情预设】有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7+9=16(块),8+8=16(块)。(教师追问:为什么两种方法都能解决问题?学生回答:可以从不同角度收集信息,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
师: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所用的两种方法,为什么都用加法解决呢?(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要把两部分合起来)
【设计意图】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练习应用,强化提高
1.计算比赛。
(1)完成教科书P102“练习二十四”第3~5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对第3题的形式不太理解,“=”左边的算式与右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教师注意举例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等号的左右两边都能写算式,这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2)夺红旗。
完成教科书P103“练习二十四”第7题。
选两名学生代表进行比赛,其他学生当小裁判。
(3)填未知数。
完成教科书P103“练习二十四”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计算能力较强,可以直接填出未知数;还有的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逐步指导学生先凑10,再凑十几。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计算的熟练程度,提高计算速度,鼓励算得慢的学生多加练习。
2.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P103“练习二十四”第8题。
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并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题意,再列出算式。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交流时把图与算式结合起来,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比一比。
完成教科书P102“练习二十四”第2题。
利用36道加法算式玩“比一比”的游戏,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演示,两人各抽一张算式卡片并计算,看谁的得数大,其余学生指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对本课所学习的内容再做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凑十法”来计算比较方便,计算小数加大数时,还可以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可以从多角度来收集信息,且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从本单元的知识、方法以及自己的感受这些方面进行回顾,让学生有序整理知识。
?教学反思
整理20以内所有的进位加法算式时,如果想让学生自主列出所有的算式,再归类,学生会感觉很困难。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所有的算式列出来,并逐步分类形成加法表,再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本课知识容量有些大,可以根据学情适当调整。
?作业设计
一、 。
二、 。
参考答案
一、(竖排)6 9 8 7 8 7 6 7 8 7 6 6 7 6 9 6(部分答案不唯一)
二、1.5+6=11
2.7+7=14 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