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2-05 20: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 文 试 题
1、 积累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奥运火炬全球传di( ),让世界人民领略( )奥林匹克精神,ji( )发了人类的共同梦想,促( )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互相了解和沟通。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李小明是校园的网络高手,别看他平日里沉默寡言,但一谈起网络来,他就滔滔不绝,左右逢源,简直像换了个人。
B. 五一劳动节的天安门广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 厂子里缺料,你手里有积压,做成了这桩买卖,岂不两全齐美。
D. 今春的绵阳,那里真是热闹非凡,沸沸扬扬,科博会在绵阳召开了,周光召、杨利伟等著名的科学工作者都来到了绵阳。
3.选出对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或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永垂不朽(流传) 一瞥(斜着眼睛看)
B.蹿一蹿(向上或向前跳) 央告(恳求)
C.揣在怀里(藏在衣服里) 业已(已经)
D.编算(有计划,盘算) 烧灼(火烧,火烫)
4.下列对课文分析理解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亲爱的爸爸妈妈》记述作者自己参加悼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再现被残杀者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灭绝人性的本质。
B.“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是对老头子的批评。
C.雨果赞扬中华民族是“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是对我们民族复兴的鼓舞。
D.《蜡烛》一文塑造了一位爱憎分明的南斯拉夫母亲的形象,刻画这位母亲没有语言描写,只有动作描写,显得深沉含蓄。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可是假如是明月风清的夜晚 (2)敌人监视着苇塘 (3)我们的队伍还没有撤退的意思 (4)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 (5)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6)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柴米来 (7)在淀里,像一片苇叶,本着东南去了 (8)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来
A.12573468 B.12345678 C.26831457 D.14256837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1)据《川东周末》报道:一位八旬的老人被子女遗弃在广安一卫生院,无人照料。其实老人有四位子女。卫生院也曾多次联系老人的子女,希望他们承担起照料老人的义务但他们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了,甚至说:“又不是我一个人的老人。”
(2)据报载,一位学生在班上乐于助人,积极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不料却招来一些同学“出风头”的讥讽,让其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困惑。由此看来,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学生,面对上面材料(1)中老人的子女和材料(2)中的那位学生,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任选其一,在下面写出你要说的话。(注意说话对象,语言得体,易于对方接受)
(1) 面对遗弃老人的子女,你会对他们说:

(2) 面对被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们说什么:

2、 阅读理解(40分)
(1) 阅读课文《芦花荡》选段,回答问题。(16分,每小题4分)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回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
“为什么呀?”
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我没脸见人。”
······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到了轻视。他说:
“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小女孩说:
“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老头子恨恨地说:
“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
7.选文突出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8.老头子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手法表现出来的 试举例说明。
9.设想老头子说出要叫鬼子十个人流血的话时,二菱心里是怎么想的?请把她当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10.当二菱看到老头子英勇战斗的过程时,她会怎么想?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4分)
叶卡琳
战争的最后一年,我们的部队驻扎在国外,离莫斯科很远很远。
这天晚上,我回到营房感到很疲倦。思想的情愫又向我这颗疲倦的心袭来。
“快结束这一切吧。”我这样盼望着。
院子里,一个淡黄色头发、身体单薄的小女孩迎面走来。
“您好,叔叔!”他用一种异国的、但听起来像俄语的语言向我打招呼。
“你好,小姑娘!”我应声道。院子里有一块用平整的白石块墁的空地,我们在空地旁的长凳上坐了下来。夜晚凉爽而宁静,山脚下的小湖仿佛蜷成一团在憩息。
“你叫什么名字?”我这样问,很想与这位新相识攀谈几句。
“叶琳卡。”她用明亮而又认真的目光注视着我,慢慢地说着自己的名字。
“你几岁了?”
“6岁,快7岁了。那您呢?”
“我吗?你看呢?”叶卡琳沉默了片刻,然后肯定地说:
“可能是16岁了吧。”
我可爱的叶琳卡啊,想必这是你知道的最大的数字了吧。我不想使她失望,就符合这说:“是的,你猜对了。”
我们默默地坐着。叶琳卡仔细端详起我的军服上别着的勋章,忧伤地低声说:
“勋章都不亮了。您怎么不擦擦呀?”
“没有擦的东西。”
“可以用牙粉擦,也可以用小砖头擦。“
“是的。“我同意了她的建议。
于是我们又沉默了下来。
“讲个故事吧,叔叔。“叶琳卡请求说。
“从前,有一个国王,”我讲了起来,“他很老,很坏······”
“像希特勒一样坏吗?”
“比他还坏。”说着,我竭力装出很可怕的样子。
“不,没有比希特勒更坏的了,”也林卡表示反对,“希特勒是世界上最坏最坏的人。他把我们赶出了家,还偷走了我爸爸。”
叶卡琳沉默不语了。又过了一会,她悄悄地,仿佛是在讲什么秘密,对我说道:
“过去爸爸给我们来信,可现在不来了。也许是他把地址给忘了。”
“也许是。”我重复着她的话。
又是一阵沉默。我焦躁的想,如何才能把叶琳卡吸引过来,是他不再去想那些令人伤心的事呢?可我怎么也找不到话题。我已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和小孩子谈话了。
终于我又问:
“叶琳卡,你说,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呢?”
他用明亮而认真的目光望着我说:
“我想像妈妈那样,当一个寡妇。”她微笑着说着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字眼。大概她以为当寡妇也是一种职业,就像当司机和清扫工一样。
看着叶琳卡,看着她那瘦削的双肩和像小溪一样的蜿蜒在她背心上的辫子,我内心开始觉得羞愧,我怎么能疲倦呢?
11.小说开头说自己驻扎在国外思念家乡,在文中有何作用?(5分)
12.小说主要写了四件事,请你依据文章内容,用“名词+动词”的形式,概括下面所缺的情节内容。(6分)
问年龄→ →讲故事→
13.小说中所刻画的小姑娘叶琳卡,是一个既表现的十分童稚又格外老成的孩子,她有许多言行已经不是一个普通孩子所能说与做的。请你找出她成熟的言行,并说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成熟的言行:
造成她这样成熟的原因:
14.你认为小说中最震撼人心的语句是什么?找出来加以分析。(5分)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