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上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B.?寒潮??????????????????????????????????C.?水旱灾害??????????????????????????????????D.?早霜
2.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国各地普遍受到寒潮侵袭????????????????????????????????B.?台风只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C.?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最为严重????????????????????????????????D.?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3.以下灾害性天气中发源于热带洋面且会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的是(??
)
A.?干旱?????????????????????????????????????B.?洪涝?????????????????????????????????????C.?台风?????????????????????????????????????D.?寒潮
4.华北地区春季多发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B.?滑坡和泥石流????????????????????????????????C.?台风????????????????????????????????D.?干旱
5.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如图所示某种自然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这种灾害可能是(????
)
A.寒潮
B.地震????????????
??
C.滑坡
D.洪涝
(2)该自然灾害发生时,不太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闪电
B.霜冻???
C.大风
D.雨夹雪
6.为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灾害损失,自2009年以来我国将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关于地震时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尽量用枕头、棉被等软物护住头部??????????????????????B.?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
C.?应撤离到相对空旷的地带????????????????????????????????????D.?在室内尽量躲在墙角等不易塌落的地方
7.广东省时有雷击伤亡事故发生,假如在野外遭遇雷击天气,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在河流中游泳、划船???????????????B.?骑自行车狂奔???????????????C.?躲在低凹处蹲下???????????????D.?藏在大树下
8.我国自然灾害发,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釆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现象或事件,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广告牌被风吹落,砸坏路边汽车
B.华北地区干旱,导致农田颗粒无收
C.燃放大量烟花爆竹,引发森林火灾
D.强降水导致广东部分民居损坏严重
(2)当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以下行为正确的是( )
A.台风来临时,在广告牌下避风
B.地震来临时,迅速乘坐电梯逃
C.滑坡发生时,近距离观看震撼场景
D.泥石流时,向垂直于流动方向的山坡跑
9.??
2019年6月28日前后,我国重庆涪陵发生特大暴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此次特大暴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
)
①洪涝?
②地震?
③泥石流?
④滑坡?
⑤台风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2)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多发生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节。我国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
)
A.东部季风区
B.西部非季风区
C.西北内陆区
D.青藏高原区
10.今年5月中下旬,我国南方连续遭遇强降雨天气,形成“南涝北旱”现象。导致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南北跨纬度广?????????B.?南方地形复杂多样?????????C.?夏季风强弱不稳定?????????D.?冬季风的势力强大
二、综合题
11.读我国气象灾害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象灾害图判断,图例中A为________路径,B为________路径。
(2)地震属于地质灾害,2017年12月19日在辽宁鞍山市海城市发生了4.4级地震,沈阳有明显震感,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下列自救错误的是(_______)
A.教室内,学生在教师指挥下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B.场馆内,就地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
C.楼道内,远离窗户,坐电梯迅速离开
D.卧室中,可以在小开间的墙角躲避
12.读“中国气象灾害地区分布示意图”以及“中国气象灾害时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发生频率较高的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分布最广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我国的气象灾害主要发生在________月份到________月份,其中,1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因不同程度地遭到________的侵袭而出现降温天气;4月份________地区的小麦等农作物会因干旱缺水而遭受旱灾;7月份,长江流域会遭受________灾害的影响。
13.下图示意我国西部地区沙尘暴天气系统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沙尘暴多发于冬春季节,此时西北和北方地区降水________,地表土质干燥松散,当大风刮过时,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
(2)沙尘暴是在________季风的影响下形成,其分布地区主要是________气候(填气候类型)。
(3)图中数字所示的四大牧区中,未受到沙尘暴影响的是________牧区(填序号),该牧区特有的动物是________。
(4)北方路径经过________高原和________高原,由于________等治沙措施效果显著,影响华北地区的沙尘次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考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解:本题考查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洪涝是我国频繁发生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在我国,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亦常出现旱灾,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台风灾害在夏秋季节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内陆也受到一定影响
;暴雨洪涝灾害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干旱在我国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时空分布:春夏季节分布普遍,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
。寒潮冬天影响范围大,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除外)。
2.【答案】
D
【考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我国青藏高原和台湾,海南受不到寒潮的影响,故A不正确;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其次,东部沿海和东北有时也会受到台风的影响,故B不正确;干旱最为严重的是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故C不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自然灾害种类较多,东部主要以气象灾害为主,西部地区以地质灾害为主,而且在同一地区也会发生不同的自然灾害,比如我国东部地区许多地区即会发生洪涝灾害,还会发生干旱灾害。
3.【答案】
C
【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解:自然灾害包括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以上四种灾害天气都属于气象灾害,其中发源于热带洋面且会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的是台风。
故答案为:C
【点评】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台风过境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我国东南沿海每年受台风影响较大,台风到来之前要做好防范准备,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4.【答案】
D
【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解:华北地区春季多发的自然灾害是干旱,由于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不均匀,春季时,气温回升,地面蒸发快,此时小麦正是成长的时间,正需要水分,用水量又大.
故答案为:D
【点评】华北地区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中国的广大区域,该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在400-1000mm左右。大部分地区为半湿润区域。华北地区发展农业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源不够富足,气候偏冷,作物生长条件问题。华北地区是我国容易发生旱灾的地方。
5.【答案】
(1)A
(2)A
【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寒潮影响大。故A符合题意。
(2)寒潮发生时,有可能出现霜冻、大风、雨夹雪天气;但因为发生在冬半年,不可能出现闪电。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A。
【点评】寒潮是指冬半年影响我国的强冷空气活动。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6.【答案】
B
【考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当地震发生时,
尽量用枕头、棉被等软物护住头部、在室内尽量躲在墙角等不易塌落的地方或应撤离到相对空旷的地带。而乘电梯逃生是非常危险的。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的放震措施,理解解答即可。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7.【答案】
C
【考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解:当在野外遭遇雷击天气时,立即躲在低凹处蹲下可降低危险;而采取A、B、D选项的做法只能增加遭遇雷击的风险;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台风灾害在夏秋季节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暴雨洪涝灾害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干旱在春夏季节分布普遍,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
。寒潮冬天影响范围大,波及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除外)。
8.【答案】
(1)C
(2)D
【考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广告牌被风吹落,砸坏路边汽车是风灾;
华北地区干旱,导致农田颗粒无收是旱灾;
强降水导致广东部分民居损坏严重是水灾,都是自然灾害。燃放大量烟花爆竹,引发森林火灾是人为原因引起的火灾,不属于自然灾害。故C符合题意。
(2)A.
台风来临时,应躲在家里,在广告牌下避风是非常危险的,A不符合题意;
B.
地震来临时,迅速乘坐电梯逃是非常危险的,B不符合题意;
C.
滑坡发生时,近距离观看震撼场景有被埋没的危险,C不符合题意;
D.?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流动方向的山坡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D。
【点评】(1)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2)本题考查正确的防灾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9.【答案】
(1)D
(2)A
【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1)重庆市涪陵区地处四川盆地和盆边山地过渡地带,境内地势以低山丘陵为主,这次特大暴雨会诱发洪涝、泥石流和滑坡灾害,与地震、台风无关,故答案为:D。(2)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包括常见的灾害包括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多发生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节,多发生在降水不均的季风气候区,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台风灾害在夏秋季节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内陆也受到一定影响
;暴雨洪涝灾害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干旱在我国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时空分布:春夏季节分布普遍,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
。寒潮冬天影响范围大,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除外)。
10.【答案】
C
【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夏季风强或来的早,会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则会导致“南涝北旱”。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夏季风强或来的早,会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则会导致“南涝北旱”。
二、综合题
11.【答案】
(1)寒潮;台风
(2)C
【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1)从气象灾害图判断,图例中A为寒潮路径,B为台风路径。
(2)当地震来临时,“教室内,学生在教师指挥下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场馆内,就地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卧室中,可以在小开间的墙角躲避”这些做法都是正确的,当发生地震时不能坐电梯,故选C。
【点评】地震时应不要惊慌,冷静面对。首先要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体力,冷静等待救援。
12.【答案】
(1)干旱;洪涝;台风;干旱;洪涝
(2)1;7;寒潮;华北、西北;伏旱、台风
【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解:(1)图中可知,我国发生频率较高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等,其中分布最广的是干旱和洪涝。(2)图中可知,我国的气象灾害主要发生在1月份到7月份,其中,1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因不同程度地遭到寒潮,冻害的侵袭而出现降温天气;4月份华北地区的小麦等农作物会因干旱缺水而遭受旱灾;7月份,长江流域会遭受伏旱、台风灾害的影响。
【点评】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水文灾害等每年给我国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
13.【答案】
(1)少
(2)冬;温带大陆性
(3)①;牦牛
(4)内蒙古;黄土;“三北”防护林
【考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⑴沙尘暴多发于冬春季节,是因为此时西北地区降水少,地表土质干燥,缺乏植被保护,容易被风侵蚀和搬运形成沙尘暴;
⑵沙尘暴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在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土质干燥松散,在大风的作用下,将其吹入空中,也就是因为这类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的原因;
⑶从图上所示的四大牧区来看,只有西藏牧区没有受到沙尘暴的影响,因西藏牧区所处的海拔高,并且在冬春季时,我国绝大部分地方吹的是西北风,所以西藏牧区受的影响较小。
⑷从图上可以看出,北方路径从蒙古吹进我国以后,最先到达的地方就是内蒙古的西部,也就是内蒙古高原,而再南下吹到黄土高原,由于我国多年前开始加强西北、华北、东北的防护林建设,已初见成效,所以目前华北地区的沙尘暴次数也在减少。
【点评】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使得沙地面积增加,在冬春季节时,北方强冷空气带来大风,加上西北的北方地区降水少,地表土质干燥松散,当大风过境时,将大量的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西藏牧区最有代表性的特有动物就是牦牛,因牦牛耐寒,牦牛产区地势高峻,地形复杂,气候寒冷潮湿,空气稀薄。牦牛能充分利用高寒草地牧草资源,在空气稀薄、牧草生长期短、寒冷、枯草期长的恶劣环境下生活,繁衍后代,并为当地牧民提供奶、肉、毛、役力、燃料等生产、生活资料,是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主要来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