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7-23 10:1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上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自然资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森林、水、藏羚羊、天然气
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D.?阳光、土地、水、藏羚羊
2.下列选项中,不是自然资源的是()
A.?空气???????????????????????????????????????B.?鱼???????????????????????????????????????C.?水???????????????????????????????????????D.?书本
3.德国Leaf
Republic(树叶共和国)公司研发树叶餐盘,用来制作餐盘的叶子一年可以再生三次,用完后可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只需28天它就能完全降解,变成其他植物的肥料,而普通的塑料盘子则需要将近730
000天才能被分解。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制作餐盘的叶子按属性属于( 
 )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气候资源
(2)下列有关树叶餐盘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
①降解速度快
②制作材料可再生
③制作材料环保
④科技含量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每年3月31日“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宣传口号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B.?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C.?用淘米水浇花?????????????????????????????????????????????????????D.?过节时给朋友寄送很多的卡片
5.水土流失的危害很大,主要有(?

①导致土壤肥力下降②河流含沙量剧增③旱涝灾害频繁④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6.太阳能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例如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生活热水,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电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太阳能属于(???
)
A.生物资源
B.矿物质能源
C.可再生资源
D.非可再生资源
(2)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发电量最少的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
A.?煤炭?????????????????????????????????????B.?森林?????????????????????????????????????C.?土地?????????????????????????????????????D.?石油
8.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B.?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总量很少,大部分依赖进口????????????????????????????????D.?人均资源丰富,但种类很少
9.某同学的下列行为符合要求的是(???

A.?用冷水解冻???????????????????????B.?淘米水浇花???????????????????????C.?天天洗衣服???????????????????????D.?用流水洗碗
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节日庆典,大量燃放鞭炮????????????????????????????????????B.?焚烧垃圾,美化环境
C.?外出尽量开车,提高效率????????????????????????????????????D.?出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材料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总人口数与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共增加了7930万,平均每年净增739万人(瑞士的人口约为741万)。
(1)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________,人均________的特征。
(2)材料二提供的数据可看出这一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比较________
(快、慢)。
(3)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________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12.读下列一组漫画,思考并回答:
(1)给这组漫画命一个题目(要求能够反映漫画的主题)
(2)根据漫画内容,提出两个相关的地理问题(只提问题,不作答):
(3)图1的行为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把你知道的都写出来。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
材料二?漫画“不同辈分的井深”
(1)材料一说明我国资源存在的问题是:资源分布________?。
(2)材料二中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人多力量大,打井深
B.人口急剧增加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C.人们打井的技术愈来愈先进
D.地下水是使用最多的水资源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考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石油、煤炭、铁矿、天然气、铀矿属于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阳光、土地、水、藏羚羊是可再生资源,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2.【答案】
D
【考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解: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题目中的空气、鱼、水都属于自然资源,书本属于人类加工产品,不属于自然资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3.【答案】
(1)A
(2)A
【考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制作餐盘的叶子
一年可以再生三次,
按属性属于生物资源。故A符合题意。
(2)根据题意可知,
树叶餐盘降解速度快、制作材料可再生、制作材料环保、科技含量高。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A。
【点评】(1)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2)本题考查树叶餐盘的特点,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
C
【考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解: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节能减排,推广低碳生活的理念,如在生活中洗碗时,尽量不要使用含磷的洗涤剂,以免污染水源;不使用贺卡,因为贺卡的原材料是木材;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提高资源利用率;拒绝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因为大多数一次性消费品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也是对环境的污染.故答案为:C.
【点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以从多方面来考虑,在外减少一次性制品的使用,出门多乘坐公交车或自行车,不要乱扔垃圾等,在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纸制品和塑料制品的使用,重复利用淘米水,减少各种洗涤剂的用量等。
5.【答案】
D
【考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解: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有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剧增、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旱涝灾害不是由水土流失造成的。故答案为:D。
【点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泥沙下泄还会导致下游泥沙沉积,堵塞河床,给水库和交通等带来巨大的不便,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6.【答案】
(1)C
(2)D
【考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1)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太阳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故C正确。
(2)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主要依靠的就是阳光,冬季阳光相对不足,发电量相应减少,故D正确。
故答案为:(1)C;(2)D;
【点评】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地热资源、水力、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可生长,如生物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如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7.【答案】
B
【考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纸张使用的原材料是木材。因此课本的循环使用对森林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8.【答案】
A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不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9.【答案】
B
【考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解: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污染浪费严重,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用水,淘米水浇花体现了一水多用,做到了节约用水;用冷水解冻、天天洗衣服、用流水洗碗浪费了水资源。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水资源短缺,污染、浪费现象严重,进行分析解答。
10.【答案】
D
【考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我们注重生态文明,切实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持续发展,题中ABC都是破坏环境的做法,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综合题
11.【答案】
(1)丰富;不足
(2)快
(3)计划生育
(4)老年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解:(1)由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2)由材料二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比较快,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口增长快。(3)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4)近年来,我国由于人口增长率下降,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老年人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实施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点评】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的国家,资源形势十分紧张;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12.【答案】
(1)滥伐森林、浪费木材等。
(2)问题一:森林的作用有哪些?
问题二:如何保护森林资源?
(3)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灭绝、生态平衡被破坏等。
【考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1)根据漫画内容,可见反映的是滥伐森林、浪费木材的现象。因此,这组漫画可命名为滥伐森林、浪费木材。
(2)根据漫画内容,可以提出多个地理问题,可以从森林资源的分布、森林的功能、如何保护等多个方面提问。
(3)图1反映的是人们对森林的乱砍滥伐,这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灭绝、生态平衡被破坏等。
【点评】该题以读漫画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森林被砍伐后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13.【答案】
(1)不均
(2)B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我国煤炭、耕地、水资源的分布,可以得出我国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
(2)根据漫画图中图示信息,通过水井的深度可以得出人口增多,是目前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点评】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是我国国情特点。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是我国资源分布的特点。其中矿产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分布特点是:南丰北缺。耕地资源分布特点是:南水少北多。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很不利。同时在资源利用中,我国人口众多,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许多资源相对减少,人均占有资源不断减少。所以出现了漫画中的问题。从两则资料中,突出我国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加上人口不断增加的实际国情,得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会逐步减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念,人口观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