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单元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单元检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7-23 10:4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筑用地
2.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是(
????)
A.?兴修水库??????????????????????????B.?跨流域调水??????????????????????????C.?南水北调??????????????????????????D.?引黄济青
3.下图中生态环境脆弱区与治理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
①—大量引水植树造林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禁止乱砍滥伐④—种植竹子、茶树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水,沿华北平原中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荥阳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市颐和园团城湖的输水工程属于()
A.?南水北调中线工程???????????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C.?南水北调西线工程???????????D.?引黄济青工程
5.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
A.?兴修水库???????????????????????????B.?修水坝???????????????????????????C.?建水电站???????????????????????????D.?跨流域调水
6.下列哪不种不属于生活节水(????

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B.?污水处理,达标排放?????????????C.?少使用洗涤剂?????????????D.?推广节水器具
7.下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合理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林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
C.?大兴安岭——草地??????????????????????????????????????????????D.?四川盆地——旱地
8.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分析我国南、北方耕地和水资源的匹配对比,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B.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
C.北方地区的耕地和水资源匹配不合理
D.我国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丰富
(2)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南方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均属于可再生资源不必做任何调整
D.节水与跨流域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
9.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纸张?????????????????????????????????????B.?阳光?????????????????????????????????????C.?土地?????????????????????????????????????D.?矿产
10.??
2018年6月25日是我国笫28个“土地日”,自然资源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主题为“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的系列宣传活动。读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和漫画,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人均土地资源充足
B.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①和②所占比重最大
C.③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地区
D.⑤适合发展畜牧业
(2)关于漫画中的问题,合理的对策有(??

①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切实保护耕地②为了保障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③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④在城市周边农村建设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我国北方地区的耕地以什么为主(  )
A.?水田?????????????????????????????????????B.?旱地?????????????????????????????????????C.?草地?????????????????????????????????????D.?梯田
12.读下表,完成下列小题
(1)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矿产资源
B.耕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
(2)该表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A.总量丰富,居世界首位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D.总量匮乏,人均不足
13.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B.?土地资源总量少???????????????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D.?人多地少
14.我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为(???
)
A.?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B.?经济发展速度慢,底子薄
C.?国土辽阔,资源丰富???????????????????????????????????????????D.?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逐渐上升
15.可再生资源有(???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石油、天然气
④核能
⑤森林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③④
二、判断题
16.土地、水、阳光、石油虽然都是可再生资源,但也要合理利用。
17.我国土地资源以耕地为主,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少。
18.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9.由于受到我国夏季风的影响,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
20.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地下淡水。
三、综合题
21.读下图“南水北调线路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我国大部分地区________季节降水丰沛,水资源
较为丰富,________季节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从空间上看,我国水资源________丰________缺。
(2)如图所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________运河北上到达京津唐地区,这条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把__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和西北地区。
22.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中①、②均属于耕地,二者以________(山脉)--淮河一线为界,该线以北的②以________为主,该线以南的①以________为主。
(2)图中④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因此适合发展畜牧业。
(3)土地利用类型③是________,从分布图中可以看出该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23.读三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幅漫画主要反映我国的________在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图
反映的是由于人们________森林,致使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地________面积扩大.解决的途径是要切实执行“以________为基础.普遍护林,________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
(3)图
反映的是我国草地资源________导致草地产草量、草质下降;解决的有效措施是在牧区要________.做好防灾工作,提高草地的生产力.
(4)图
反映的是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________.解决的途径是________和防治水污染.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耕地,
比重最大的是草地。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2.【答案】
A
【考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兴建水库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跨流域调水和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足的措施,引黄济青是解决青岛水资源不足的问题,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3.【答案】
B
【考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①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草场退化,沙化、沙漠化面积扩大,不适宜大量引水植树造林,故①错误;
②地区土壤退化,森林破坏,可退耕还林还草,故②正确;
③为横断山区要禁止乱砍乱伐,故③正确;
④为东南丘陵地区,适宜种植竹子、茶树等,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依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将中国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要因地制宜的进行生产生活,保护生态环境,进行分析解答。
4.【答案】
A
【考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解: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丹江口水库调水,经过郑州、石家庄等城市输往北京、天津。以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故答案为:A。
【点评】根据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5.【答案】
D
【考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解: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6.【答案】
B
【考点】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解:我国水资源紧缺,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题中B.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属于工业节水,其它选项属于生活节水;故B符合题意,选B。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大,从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生活中节约用水。
7.【答案】
B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解:我国土地类型齐全,使用方式不同,如内蒙古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以草地,大兴安岭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如下:
①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所占面积较少,南方水田,北方旱地。
②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
③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在全国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面积最大。
④难以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区域,面积大。
8.【答案】
(1)C
(2)D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故A错误。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都不合理,故B错误。北方地区的耕地和水资源匹配不合理,故C正确。我国北方耕地多,但水资源严重不足,故D错误。
(2)为了解决我国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的现象,南方地区山地多,扩大耕地必然会加重水土流失;北方地区耕地丰富,如果缩小耕地就使耕地得不到利用;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都要合理利用;A、B、C均错误。只有节水与跨流域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故D正确。
故答案为:(1)C;(2)D;
【点评】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
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③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9.【答案】
A
【考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解:自然资源是存在于大自然界中,能够为人们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以上四种物质中,纸张是经过了人们加工的工业产品,不属于自然资源,而阳光、土地和矿产属于自然资源,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
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是存在于大自然的,未经人类加工的物质和能量,如森林资源、阳光、土地等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0.【答案】
(1)D
(2)C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①是旱地,②是水田,③是林地,④是荒漠,⑤是草地。
(1)A.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人均土地资源不足,A不符合题意;
B.
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⑤草地所占比重最大,B不符合题意;
C.
③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C不符合题意;
D.
⑤草地适合发展畜牧业,D符合题意;
(2)读图中漫画可知,由于建筑用地增加,使耕地面积减少。为此应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切实保护耕地;
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而为了保障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土地污染和水污染;
在城市周边农村建设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会占用大部分耕地。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C。
【点评】(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类型齐全,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可利用草地,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我国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11.【答案】
B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解: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是我国四大干湿区中的半湿润区,耕地类型主要是旱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棉花等。
故答案为:B
【点评】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2.【答案】
(1)A
(2)B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1)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故A符合题意。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比较靠后,因此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1)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2)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
D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即“人多地少”,因此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主要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14.【答案】
A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资源形势不容乐观,故答案为:A。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我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
15.【答案】
A
【考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解:①太阳能、②风能、⑤森林均属于可再生资源,在短时间内是可以再恢复的。而③石油、天然气是经过漫长时间在地底下演化形成,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是不可再恢复的,④核能所用的原料铀也是经过漫长时间在地底下演化形成,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是不可再恢复的,均为不可再生资源,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二、判断题
16.【答案】
错误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我们把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其中土地和水,阳光是可再生资源,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故错误。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17.【答案】
错误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我国现有的宜垦荒地资源数量不多,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就更少了,可见后备资源不足。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少。近年来,由于人口大量增长和粗放的增长方式,使我国土地资源的退化状况愈趋严重。为使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我国出台了管理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即“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8.【答案】
正确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解: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但是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因此人均资源不足。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点评】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位,十分广大,但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我国有四大牧区,主要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9.【答案】
正确
【考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解:由于我国受夏季风影响显著,使得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故答案:正确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时间上来说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节降水少,导致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来说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导致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0.【答案】错误
【考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目前,我国的主要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水。
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淡水来源,理解解答即可。
三、综合题
21.【答案】
(1)夏秋;冬春;南;北
(2)京杭
(3)长江;华北
【考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解:(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季节降水丰沛,水资源
较为丰富,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从空间上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
(2)如图所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京杭运河北上到达京津唐地区,这条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点评】(1)"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引长江水通过京杭运河调往北方,主要往北京、天津供水;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通过开挖水渠,利用高差自流到北方地区,供水区域为主要为华北地区;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工程因要穿过横断山区和多条大河,因此尚未实施。
(2)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22.【答案】
(1)秦岭;旱地;水田
(2)草地
(3)林地;东北;西南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解:(1)从图中可知,在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中①、②均属于耕地,二者以秦岭(山脉)--淮河一线为界,该线以北的②以旱地为主(半湿润区),该线以南的①以水田为主(湿润区)。(2)图中④在我国北部、西部内陆地区,降水少,该区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因此适合发展畜牧业。(3)我国的③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
【点评】(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北方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有明显的差异。南方地区以水田耕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主要的地形是丘陵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耕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大豆、花生,地形以平原为主。
(2)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3)我国的三大林区是指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林区;西南林区主要包括四川、云南和西藏三省区交界处的横断山区,以及西藏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等地区;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为东南林区。
23.【答案】
(1)自然资源
(2)滥伐;沙漠化;营林;采育
(3)过度放牧;划区轮牧
(4)水污染;保护水资源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解:(1)读图可知,这三幅国主要反映我国的士地源在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A图反映由于人们乱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地沙漠化面积广大;其解決途径是要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采育结台,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
(3)B图反映我国草地源过度放牧,导数草地产草量、草质下降;解决的有效指施是在牧区要划区轮牧,做好防灾工作,提高草地的生产力
(4)C图反映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适成水污染;解决的途径是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污染,
数答家为:(1)土地资源;(2)滥伐;沙漠化;(3)过度放牧;划区轮牧;(4)水污染;保护水资源
【点评】(1)考查土地荒漠化,我国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特别是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尤为突出。土地荒漠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还是人为因素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如乱砍乱发,过度放牧,超耕的都会造成土地荒漠化。
(2)节约资源的具体措施有:
1使用布袋;2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3提倡步行,骑单车;4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5双面使用纸张;6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7随手关闭水龙头;8?一水多用;9?随手关灯,节约用电;10拒绝过分包装等。
(3)发展需要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