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3、83页
【教材分析】
教科书设计了汽车行驶中速度快慢的变化、足球场声音高低的变化两个情境,借助两个情境,从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意义来认识图表,并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表达某些量之间的关系,体会函数思想。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学情分析】
看图找关系是在学生学过三种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是学习函数的基础,函数思想的渗透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我们可以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来描述事物的变化,而在数学学习中,我们通常用“图表”表示。在学习活动中,从汽车速度的变化,足球比赛场内声音的变化两个图表,让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以及学习经验,读懂这些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同时,从数学的角度研究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预测未来。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析汽车速度变化、足球场内声音变化的过程。
2、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体会图表的直观性,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呈现生活经验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聊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情,坐过公交车的同学请举手。
现在请你们回想一下:公交车从这一站出发到下一站到达,车速有什么变化?(学生自由回答,老师进行肯定)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清晰的文字描述事物的变化情况,但在我们的数学学习当中,就可以用“图表”来表示它,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看图找关系》。
板书课题:看图找关系
(设计意图:创设坐公交车的情景,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快的融入课堂。在总结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揭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结合情境,分析数量关系
(一)汽车行驶速度
每到周末,淘气都会坐着公交车去看他最喜欢的足球赛,他把大家刚才说的那种感觉画了下来,你们看(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主题图)
1.师: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先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全班汇报,生畅所欲言)
生: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师:你的识图很有技巧,请大声再说一遍,老师帮大家记录下来。(板书:看横轴,纵轴)
生:A点表示在0.5分时的速度是200米/分。
师:能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A点在横轴上指的0.5分,在纵轴上指的是200米/分。
师:讲得很有道理,在这个问题上你可以当小老师了。那其他点表示什么意思呢,谁来试着说一说?
生:依次说出其他关键点表示什么意思。
师:你太了不起了,为你点一个大大的赞。看来啊,我们不仅要看懂横轴和纵轴,还要理解关键点,老师帮大家也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学生很容易从图中获得信息,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观察图表的步骤:看横轴、看纵轴;理解关键点)
2.师:现在,谁能总体的描述一下汽车速度的变化情况?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生自由回答,师表示肯定)
(设计意图:有了刚才初步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总体描述汽车速度的变化情况。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而小组合作,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再次组织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师:刚才同学们说了,1分钟到3分钟的速度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路程大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可以追问:3到4分钟行驶的路程发生变化了吗?
(设计意图:学生识图分析路程变化情况的过程中,体会路程、时间会让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足球场内的声音
从市足球场站下车,淘气终于看到了他最喜欢的足球比赛,比赛到底有多激烈呢,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这是比赛现场的声音起伏变化情况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有想法的同学,赶紧和你的小组成员分享一下。(生自由回答,师表示肯定。)
(设计意图:有了第一部分的学习经验,该环节以学生自学,小组交流为主,注重学生语言表达,学生获得信息,分析音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根据音量变化来描述可能发生的事件或行为。)
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每天晚饭后,淘气一家都会到花园散步。昨天晚上,淘气的父母一起出门散步,走到读报栏后,淘气的母亲独自返回家中,淘气的父亲看了一会报后回家。 下面的两幅图,哪一幅描述了淘气母亲的活动,哪一幅描述了淘气父亲的活动?请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分析图表并且用语言表述事物的变化过程,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而本题与例题恰恰相反,根据语言表述来判断图表的准确性,在巩固本节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总结全课,储存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五、板书设计
看图找关系
看横轴、纵轴 理解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