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5 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5 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3 07:2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时 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页例6、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能力。
3.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的意义。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讲)你知道乌鸦的聪明之处在哪里吗?学生回答后老师说明: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水面就升高了。
其实,这个故事里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留心,到处都会发现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体积
教学例6。
1.教师出示一个空杯,给空杯倒满水。
再出示一个同样的空杯:这两个杯子同样大,装的水也是一样多吗?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教师往空杯中装入一个桃,将满杯的水往装桃的杯中倒,直至倒满。
问:杯子中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呢?
引导学生发现桃占去了一定的空间。
2.教师出示两个水果,桃子和荔枝,并分别装入两个空杯中,倒满水。
你觉得倒入几号杯里的水多?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验证。
将两个杯中的水果取出,以验证哪个杯中的水多。
进一步明确:桃占的空间大,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少;荔枝占的空间小,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多。
3.出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水果,分别装入三个空杯,倒满水。
引导学生思考:
这三个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的杯子里,再倒满水,哪个杯子里的水占的空间大?
引导学生比较、推理,操作验证。
4.教师指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
追问:你能举例比较两个物体的体积吗?
指名学生回答,再同桌互相举例。
(二)认识容积
1.教学例7。
出示两盒书,引导学生观察,哪个盒子里的书的体积大一些?
学生比较后回答。
教师:你们看,书的体积大,也就是书盒所能容纳的书的体积大。
这个书盒就是一个容器。
我们把“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作这个容器的容积”。(板书:容积)
追问:这两个书盒,谁的容积大一些?为什么?
2.出示教材第11页“试一试”。
老师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杯子,让学生说说杯子的容积指什么,然后回答哪个杯子的容积大一些。你能想个办法比一比吗?学生思考讨论,小组边操作边说说自己的方法,上台操作演示。
3.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看图说说理由。说理由时强调每个杯子完全一样。让学生根据容积的含义进行解释。
三、巩固提升
(一)做一做。
1.完成练习三第2题。
学生按照要求逐题操作,完成后,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摆出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1题。
独立思考,指名回答,说说三堆饼干的体积为什么相等。
指出:因为它们都是由同样大小的8盒饼干堆成,所以它们所占的空间大小也就一样。
(二)猜一猜。
1.老师手中有一瓶饮料,我说能倒2杯,你们说能倒几杯?(有的学生说能倒1杯,有的说能倒2杯……)
师: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什么?老师和学生一起用实验来验证。
结合练习三第3题,用学生带的大小不同的杯子实验。
2.出示书上练习三第4题。
先让学生说说体积和容积分别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再回答问题,集体交流。
小结:通过对比,我们看到这两个盒子大小虽然相同,但是由于它们的厚度不同,从而使得这两个盒子的体积相同,容积不同。
(三)找一找。(拓展知识)
师:请大家注意观察老师手中的花瓶,谁来找一找这个花瓶的体积是指什么?那么它有容积吗?它的容积是指什么?它的体积和容积大小一样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这节课哪些地方值得大家注意?
【教后思考】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材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乌鸦喝水”的故事和水果放入盛水的杯子里的实验以形象且生动的方式为学生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理解体积概念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让学生通过动手试验、去探究,更好地理解了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