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张PPT)
圆明园有“百园之园”之称,但是今天,我们来到北京却只能看见几根柱子,因为----它被毁灭了。昔日圆明园是怎样辉煌、壮观,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自读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反复朗读,读出感情的变化。
课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所以它的朗读基调是赞颂和悲愤交加的。朗读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时,要读出欣赏和赞美的语气;朗读圆明园的毁灭时,要读出痛惜和愤怒的语气。
估量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波澜
武陵
宏伟
殿堂
奉命
灰烬
gū
huáng
diàn
lóng
tī
lán
lín
hóng
fèng
jìn
库
膝
融
浸
乳
临
唐代
宏伟
郊区
建筑
兽首流水
毁灭
运用:月夜下的西湖,宛如一面明镜,清澈恬静,犹如人间仙境一般。
境
jìng
镜
字义:疆界;地方,处所。如:边境。
组词:(仙境)(环境)(学无止境)
字义:用来反映形象的器具。
组词:(明镜)(铜镜)(破镜重圆)
量
关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陵
毁
殿
宏
览
上下结构
估
唐
闯
煌
境
拱
辉
统
销
奉
毁
huǐ
左上边是臼不是白字、上横和中横要分开,工字下横变为提。
右边要窄。
辉
huī
“光”要窄小、末笔变为竖提。
“军”要窄长、上边是“冖”、下横要长。
殿
diàn
尸字窄长、共字要写紧凑。
右边几字扁小、横折折不带钩,又字撇轻捺重。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课题“圆明园的毁灭”,写了哪些内容?
圆明园的昔日辉煌和后来的毁灭。
自读课文,概括自然段段意。完成下面的表格。
1
2
3
4
5
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布局。
圆明园内收藏的珍贵的历史文物。
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
圆明园内风格不同的建筑。
序号
段意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____”。
二、读拼音,写词语。
为了xiāo
huǐ( )zuì
zhènɡ( ),三千多名侵略者fènɡ
mìnɡ( )在园内放火。圆明园中那金碧辉煌的diàn
tánɡ( )、充满shī
qíng
huà
yì(
)的武陵春色以及各种hónɡ
wěi( )的建筑和数不尽的艺术瑰宝,最终tǒnɡ
tǒnɡ( )化为灰烬。
销毁
罪证
奉命
殿堂
诗情画意
宏伟
统统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先总写圆明园的毁灭是人类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然后依次介绍了圆明园的________,园中建筑,________以及_________。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填一填。
地理位置
历史文物
被毁经过
想一想:
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可估量”在句中重复出现,强调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难以计算,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之情。
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举世闻名”是作者对圆明园历史地位的高度评价。
圆明园昔日辉煌之一
布局美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简洁的语言把圆明园的整体格局展示在我们面前,“众星拱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园环绕在圆明园周围的布局特点,突出了圆明园的主体地位。
颐和园
颐春园
(清华)
句园
(北大)
蔚秀园
承泽园
近春园
众星
拱月
建筑美
圆明园昔日辉煌之二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金碧辉煌”写出了圆明园建筑的华丽无比;“玲珑剔透”写出了亭台楼阁的小巧玲珑,精致巧妙。
金碧辉煌的殿堂
金碧辉煌的殿堂
买卖街
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作者通过举例,概括地写出了圆明园中的主要景物。让人感受到了圆明园中的景点之多,景致之美,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是本段的总结句。写出了人们游览圆明园的真实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汇聚天下风光和融合中外建筑风格的圆明园的欣赏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祖国灿烂艺术文化的无比热爱之情。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黄金,施以脂粉。……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法国)
雨果
收藏美
圆明园昔日辉煌之三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上自”“下至”从时间跨度上写出了圆明园收藏之物的历史悠久。“青铜礼器”“名人画”“奇珍异宝”从种类上写出了圆明园收藏之物的数量丰富、价值巨大。)
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
各种奇珍异宝
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然而,如此辉煌而美丽的皇家园林,竟在三天之内化为灰烬。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说一说:是谁焚毁了我们的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凡是”“统统”写出了英法联军的贪婪无耻,“掠走”
“破坏”
“毁掉”等词,写出了英法联军残暴野蛮的强盗嘴脸,激起了人们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的无比憎恨。
参与劫掠的英法军官回忆: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夺取财宝,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劫外,被他们糟蹋了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带不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疮痍。
朗读:
朗读指导
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旨
概念:相关资料即课文的写作背景,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等。
作用:了解了这些内容,能帮助我们快速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拓宽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
运用: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时,可以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并结合第3自然段展开想象,从而体会作者对圆明园园林艺术的热爱、赞叹之情。了解圆明园被毁灭时,可以通过查阅有关英法联军掠夺圆明园的时代背景及相关事件的资料,体会侵略者之的行径的野蛮。
圆明两次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李大钊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雨果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雨果
走进圆明园,我仿佛来到了
,看到了
,听到了
,闻到了
。
一座美丽的花园
鲜艳的花朵
蜂儿的轻唱
醉人的芬芳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作者把圆明园写得越辉煌、越美好,说到它的毁灭时,人们就会越激愤、越痛惜。一扬一抑,一美一毁,这种强烈的对比能使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并记住祖国曾经遭遇的劫难,从而激起人们对侵略者憎恨之情,激发人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圆明园里,
荒野的风,
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残留的柱,
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首尾呼应的写法
学方法:首尾呼应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表达同一个意思,互相照应。首尾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内容更加完整,起到突出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引起读者的共鸣的作用。如课文第1
自然段点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结尾再次提到“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这使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振兴中华
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对这段历史的反思不能停止。中华儿女要记住这段耻辱的历史,记住这用血与泪换来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万众一心,使国家强盛,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四个字指同一类事物的词语:
亭台楼阁
琴棋书画
笔墨纸砚
梅兰竹菊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雕栏玉砌
带“举”字的词语:举世闻名
举世瞩目
举重若轻
举足轻重
举一反三
不胜枚举
关于古诗中的园林建筑:
(1)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石城。
——文徴明《拙政园图咏》
(2)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王庚言《游狮子林》
(3)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沈园二首》
(4)四面青山是四邻,烟霞成伴草成茵。
——路畅《题独孤少府园林》
(5)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汪琬《再提姜氏艺圃》
布局:众星拱月
建筑:风格各异
文物:珍贵异常
圆
明
园
的
毁
灭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损失不可估量:中国、世界
化为灰烬:掠、运、毁、烧
昔日辉煌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践踏而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警示人们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 )( )辉煌
( )南( )北
众星( )( )
不可( )( )
( )世( )名
奇( )( )宝
金
碧
天
海
拱
月
估
量
举
闻
珍
异
1.上面词语中能形容某物非常有名的词语是__________;说明难以估计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2.我还知道像画线词语那样描写建筑物的词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举世闻名
不可估量
示例: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圆明园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你赞成重修圆明园吗?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我________(赞成或反对)重修圆明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