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九年级上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0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6-18 16:0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第24课
知识要点:
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三、明治维新的性质与意义
四、相关讨论与探究
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保守落后的封建国家。
1、日本封建统治阶级的构成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其中掌握实权的是将军。
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日本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
2、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倒幕运动
1868年倒幕派推翻了德川幕府,明治政府成立。
1、开始时间 1868年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2、内容:(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创立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5)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3)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4)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军队。
三、明治维新的性质与意义
(1)性质上,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摆脱了民族危机。
(4)但明治维新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提示: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高,资产阶级没有成为独立的、强有力的阶级。
②领导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是中下级武士,整个斗争又是在明治天皇的旗帜下进行的,他们反对德川幕府的统治而不反对专制王权。
③倒幕之后建立的明治政府,本质上是一个藩阀政府,掌握大权的大多是倒幕有功的武士、藩政,他们跟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进行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
④日本长期闭关锁国,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不深,历史文化传统浓厚。
总之: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可能彻底
讨论:造成日本明治维新不彻底的原因有哪些 ?
讨论:归纳日本善于学习先进及其启示
提示:1、古代史上,日本向中国学习,效法隋唐制度实行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使日本走上了封建社会道路
2、近代史上,日本向欧美学习,效法西方进行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益强大。
3、说明了开放则兴,如中国唐朝和日本的大化改新、明治维新都采取对外开放心态,积极与外界交往,从而走向繁荣;相反,封闭则衰,如中国清朝和拜占庭帝国的闭关自守,导致了落后挨打直至衰亡。
练习
1、19世纪中期,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中掌握实权的是:( )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B
2、1853年,最先打开日本大门,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B
练习
3、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 A、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危机
B、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C、加强了资产阶级统治
D、学习了他国的先进经验
D
4、明治维新的性质是:( ) A.地主阶级性质 B.资产阶级性质
C.进步性质 D.封建性质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