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文导入
这些寓言你们都听说过吧!他们通过简单、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外两则寓言故事,看看它们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吧!
我会认
拜年 侯王 皮肤
冲剂 骨髓 纪昌 目标
bài
hóu
fū
jì
suǐ
jǐ
biāo
多音字
纪
jì
jǐ
____( )
____( )
姓纪
纪律
这个姓纪( )的小同学很遵守纪( )律。
jì
jǐ
拜会,会见(从客人方面说)。
拜见:
词语理解
造句:昨天,爸爸去拜见了这座博物馆的馆长。
无能为力:
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造句:即使是最强壮的鲸鱼,在浅水里也无能为力。
百发百中:
每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准确。
造句:古代有很多将军,射箭都是百发百中。
相同点
不同点
拜见
都有“拜会他人”的意思。
对象一般是地位高或辈分高的人。
拜访
只是一种礼貌的说法,对象的身份不唯一。
1.明天,我想去( )一下我的大学老师。
2.昨天,哥哥去( )了他的小学同学。
拜见
拜访
近义词辨析
1.课文讲了两则什么内容的故事?
《扁鹊治病》写扁鹊在拜见蔡桓公时,几次指出他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却坚信自己没有病,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最后无药可医。
整体感知
《纪昌学射》纪昌想学射箭,向飞卫请教。在飞卫的启发下,纪昌刻苦练习,最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
课文讲解
点明了扁鹤的身份,也为扁鹊能看出蔡桓公的疾病做了铺垫。
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扁鹊在第一次拜见蔡桓侯时,指出其有点儿小病,蔡桓侯怎样表现?
第一次
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鹃走后,蔡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扁鹊认为蔡桓侯皮肤上有点几小病,但是蔡桓公不以为然。
说明时间很短,体现了扁鹊鹊医术的高明。
思考:既然扁鹊是名医,那为什么蔡桓侯还不相信他说的话?
①蔡桓侯没有察觉出自己有病。②蔡桓侯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思考:扁鹊又去拜见了蔡桓侯几次?蔡桓侯的病情发展如何?
过了十天,扁鹃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又退了出去。
第二次
说明蔡桓侯并不相信扁鹤的话,已经对扁鹊产生了厌烦心理。
蔡桓侯依然很固执,而且态度比上次更加不好。
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恒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去。
思考:扁鹊第三次拜见蔡桓侯并告诉其病情更加严重时,蔡桓侯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第三次
思考:为什么这一次扁鹊老远看到蔡桓侯就跑呢?
第四次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从侧面说明扁鹤医术的高超。
因为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非常严重,无法医治了。
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
思考:最后,蔡桓侯怎么样了呢?
扁鹊仅仅通过观察就看出蔡桓侯有病,说明他医术高超,不厌其烦地提醒也表明了蔡桓侯确实有病,这并不是扁鹊骗人的说法,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扁鹊的医德。
思考:扁鹊几次三番地提醒蔡桓侯有病说明了什么?
神医扁鹊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春秋战国时代名医,医术精湛,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轩辕时代的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按照古人的传说,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将安康和快乐带到哪里,好比是带来喜讯的喜鹊,所以,古人把那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称作“扁鹊”。
知识拓展
扁鹊治病
课文结构
有一天:病在皮肤——不高兴
过了十天:病入皮肤——没有理睬
十天后:病入肠胃——非常不满意
又过了十天:病入骨髓——奇怪
五天后:浑身疼痛
防微杜渐
不久:病死
《扁鹊治病》通过记叙蔡桓侯因讳疾忌医而最终病死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小毛病、小缺点要防微杜渐,告诫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课文主题
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交代了人物和事件。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你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眼!”
点明了练好眼力是基本功,是学会射箭的前提。
“牢牢”“盯"“不能眨眼”是飞卫对纪昌练眼力的要求,从中可以看出飞卫的要求非常严格。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描写了纪昌练习眼力的情景,说明纪昌认真,刻苦。
写出了纪昌虚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他听从老师的指导,一刻也不耽误。
思考:纪昌苦练眼力,结果怎样?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说明了纪昌练习眼力的时间很长,也说明了他练习眼力的辛苦。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练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你要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那时候再来见我。”
“虽然……但……”说明飞卫认可了纪昌取得的成绩,但是认为纪昌还要继续练习。
朗读课文,思考:纪昌练好眼力后,去找飞卫,飞卫怎么说呢?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写出了纪昌练习眼力的成果。
说明纪昌练习了很长时间。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写纪昌练好眼力后开始学习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最后,纪昌射箭的功夫练习的怎么样呢?
体会到了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说他有决心,是因为他练习的目标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上下摆动的踏板,这就增加了追逐目标的难度;说他有恒心、毅力,是因为他在织布机下面一躺就是两年,其练习之辛苦可想而知,而练习看虱子又看了很长时间。前后花费这么长时间练习基本功,其恒心、毅力可见一斑。
思考:从纪昌练眼力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纪昌学射
课文结构
练习眼力
注视踏板
盯着虱子
开弓射箭——百发百中
练好基本功
恒心、毅力
《纪昌学射》讲述了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能手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只有练好基本功,有恒心,有毅力,才能成功的道理。
课文主题
一、词语练习。
随堂小练
1.“聚精会神”形容纪昌观察虱子时的认真,
相近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发百中”说明纪昌练就了高超的本领,
与它相近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炉火纯青
登峰造极
二、选词填空。
高明 高尚
1.扁鹊不但医术( ),而且医德十分( )。
请求 要求
2.扁鹊看出蔡桓侯有病,因此( )为他治疗。
3.纪昌按照老师的( )取得了成功。
高明
高尚
请求
要求
三、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因为……所以…… 如果……就……
1.病在皮肤上,( )不及时治疗,( )会向体内发展。
2.( )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你的眼力还不够。
3. ( )纪昌下功夫练好了眼力,( )才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4.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 )神医( )救不了他。
如果
就
虽然
但是
因为
所以
即使
也
课后作业
回家与父母查找古代其他寓言故事,一起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