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1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3 09:2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导入课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25课
王戎,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曹叡在阁上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
资料包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是由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资料包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学习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读一读
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句子的意思。
尝:曾经。?
李:李子。?
曰:说??
诸:众,一些,这些,许多。?
游:玩耍。?
走进课文
子:果实。??
折枝:压弯了树枝。??
竞:争相地跑过去。竞:争逐。?
走:跑。??
唯:只有。??
信然:真的是这样。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句段导读
曾经
许多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多个小孩子游玩。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句段导读
李树的特点:结了很多果子,树枝都压断了。


只有

【译文】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
诸儿:竞走取之。
王戎:不动
不同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句段导读

王戎
【译文】有人问他,怎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能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取之,信然。
句段导读

李子
【译文】摘取李子来品尝,确实是苦的。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李子树长在路边,过往的行人比较多,如果李子是甜的,早被路人摘光了,不可能多子折枝,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是苦李。
句段导读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说一说
王戎七岁,尝与_________。看道边李树________,诸儿_________,唯戎______。人问之,答曰:“树在________而多子,此必_____。”取之,信然。
背一背
会写的字
本文描写了王戎小时候和朋友去游玩,看见道旁的李子“多子折枝”,朋友都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去。因为王戎认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表现了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
归纳总结
1.看拼音,写词语。
bīng
róng
zhū
wèi
jìng
zhēng
wéi
yǒu
课后习题








2.解释下列语句。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看见道边李子树上李子很多,把枝条都压弯了。
(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树长在路边上,还有很多李子,这必定是苦李子。
课后习题
3.古代像王戎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