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6 比的意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6 比的意义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3 09:2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时 比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54页例7、例8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前项、比号和后项。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
比的意义和求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比同除法、分数的区别是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一、情境导入
在生活中你有哪些地方用到过“比”。
学生说生活中的比。
比高低,比长短,比多少等等。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你们刚才说的都是运用数学知识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学上另一种特定的“比”,好吗?(板书:比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比,理解比的意义。
教师:我们刚才在计算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几分之几时用2÷3,这个除法算式我们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板书:2比3),求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几分之几时用3÷2,还可以说成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几比几?(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提问:除法算式可以改写成比,那么,什么可以叫作比?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2.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学习求比值的方法。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两个数相除可以改写成两个数的比。说法变了,书写的形式和各部分名称也要变。3比2写作3∶2。“∶”叫作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作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作比的后项。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教师边讲边板书:
3  ∶  2 = 3 ÷ 2 =
|   |   |         |
前项比号后项      比值
课件出示一组练习题:教材第54页“练一练”的第1~3题。
提问:通过上面的练习,请你想一想比值可以用什么数表示。(比值可以是整数,可以是小数,也可以是分数)
3.理解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比是由除法引出的,除法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比、除法和分数三者间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归纳,完成下表。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提示:除法、分数与比各部分的关系是用“相当于”表示的。
接着提问:比与除法和分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它们之间有区别吗?学生先讨论再回答。(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理解了三者的区别后,教师讲比的后项的规定时,可以提问:在除法中,我们对除数有什么规定?(除数不能是0)那么,比的后项应该怎样?(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九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教后思考】
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感受比的含义和特征,进而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这节课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在不轻视知识结论的前提下,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新知、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