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 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页例8,“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4~6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意义和关系。会运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利息计算。
2.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储蓄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理解储蓄的意义。
【教学重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关系。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同学们以前都收到过压岁钱,你是怎么处理这些钱的呢?
学生可能会说利用这些钱买一些学习用品等。
教师借机对学生进行节约、合理使用零花钱的教育。
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存进银行。
教师:这也是一个好主意。你为什么要把钱存进银行呢?
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
教师:存入银行的钱叫作什么?到期后多拿到的钱叫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存入银行的钱叫作本金,到期后,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叫利率。
2.已知本金、利率和时间,求利息。
出示例8情境图。
教师:亮亮存入银行的400元是什么?二年期的年利率是多少?怎样计算利息?
分学习小组讨论汇报:400元是本金,二年期的年利率是3.75%。
教师板书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①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400×3.75%×2=30(元)
②让学生说说式子中的每个量代表什么?根据什么进行列式。(400元是本金,3.75%是利率,2年是时间,30元是利息)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尝试完成“试一试”。
教师:要求的问题与例题有什么不同?取回的钱包括哪两个部分?怎样列式计算?(例题只是求利息,这里要求的是取回的钱,包括本金和利息,应根据“本金+本金×利率×时间”列式计算)
学生回答后再独立完成。
2.让学生尝试完成“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的表现令老师很满意,你能说说这节课的内容吗?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学习了利息的知识,理解了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和关系。掌握了计算利息的方法。
【教后思考】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了百分数的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生活实际引入利息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利息问题具体怎样操作,一些专业术语是什么意思,并不是很清楚,而这些又是学生理解利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的前提。本课通过教学二年期存款,加深学生对本金、利率、利息的认识,并探究利息与本金、利率的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利息的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