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导学案设计
课 题
分一分
主备人
教 者
课 型
新授课
使用时间
课标
要求
“分一分”是认识除法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平均分。
导学
目标
知识
与技能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学会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方法。
过程
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交流等活动感受平均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验平均分的应用价值,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
重难点
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掌握平均分的方法,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难点:学会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方法。
导 法
引导、操作
学 法
观察操作、合作交流、探究练习
导学
准备
圆片、小棒
第1课时: 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字“分”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平时在生活中干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分东西的游戏。板书课题—分一分。
学生回答。
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入对新课的学习,自然而生动。
探究新知
二、动手操作,体会平均分
活动一:分桃子
猴妈妈买了6个桃子,要分给两只小猴,可以怎么分呢?
2.操作要求:
(1)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圆片,6根小棒放在桌子上。
(2)用两个圆代替2只小猴,用6根小棒代替6个桃子分一分。
3.学生自主分桃子。
4.指生上台汇报演示:
5.观察这三种分法,那种分法比较公平?为什么?
6.小结板书:像这样,每份分到的一样多,叫平均分。读一读这句话。
7.把圆片小棒堆到桌子最前面。
8.说一说生活中的平均分。
三、引导探索,操作平均分
活动二:分萝卜
1.12根萝卜平均分给3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得多少根萝卜?
3.操作要求:
(1)请同学们拿出3个圆片,12根小棒放在桌子上。
(2)用圆片代替小兔,用小棒代表萝卜分一分。
(3)分好后,观察:每次每只小兔分几根?分了几次?最后每只小兔分得多少根?
4.学生自主分桃子。
5.同桌说一说:每次每只小兔分几根?分了几次?最后每只小兔分得多少根?
6.汇报分法。(展台展示分法)
生展示一种分法,教师记录一种在黑板上,同时引导学生数每份根数
7.观察这几种分法,你有什么现?
小结:每次分的萝卜根数不一样,但最后分得的萝卜根数是一样多的,这些分法都是平均分。
8.小结
不论怎样分,分得结果都相同,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9.这几种分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分法,为什么?
活动三:分苹果
1.8个苹果,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几份?
2.每2个分一份是什么意思?
3.操作要求:
(1)请同学们拿出8根小棒。
(2)用8根小棒代替8个苹果分一分。
(3)分好后,观察:可以分几份?
4、展示汇报。
5、师介绍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并示范。
6、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
四、比较异同,得出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1、比较分萝卜和分苹果,这两种分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2、教师小结。
3、说出生活中的平均分
思考
动手操作
汇报展示
生说理由
生读。
指名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生读题,理解题意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学生操作。
同桌交流。
小组汇报展示。
同桌同学交流
生思考说出理由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生读题,理解题意。
生独立操作
生展示汇报。
生独立完成。
生思考后同桌交流。
生举例说明。
本环节主要是让
学生通过分一分感受不同的分法,再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其中每份同样多的分法,形成平均分的概念。 通过操作建立丰富的表象支撑,让学生充分经历概念的抽象过程。
充分给学生活动和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平均分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体会到尽管分法不一样,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分法为研究素材,让学生在对各种分法的分析比较中发现规律, 而借助乘法的知识来思考每份应该分到多少个的问题,把学生的思考推向更深入层次。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学会按每份的多少来进行平均分,再一次感受平均分的意义。
让生理解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沟通生活与知识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堂检测
四、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1.见题单
2、教师质疑点拨。
学生独立完成,再抽学生展示汇报。
及时的练习,不但让每个孩子能熟练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还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小结自己学到的知识。
让学生自己提炼本节课的知识点,对本节课自己学习知识的情况能正确的自我评价,以便课后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分一分(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