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级年上册“胜人一筹”暑期培优讲义(十):电阻与变阻器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级年上册“胜人一筹”暑期培优讲义(十):电阻与变阻器 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23 20:1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202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暑期培优“胜人一筹”讲义(十):
)
(
电阻与变阻器
)
一、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叫做半导体。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
注:通常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发光二极管。
二、物质的导电能力
(1)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导体内有大量的自由电荷。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是靠“离子”来导电的。半导体中只有少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或分子的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2)导体和绝缘体是相对的,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高压或潮湿的环境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如玻璃在高温下溶化后会导电)。
(3)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导体的横截面积,长度有关,且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超导现象:一些金属或合金,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如水银在-269℃时,电阻会突然消失。
三、变阻器
(1)电阻器:生活、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具有一定阻值的元件。符号是:
(2)滑动变阻器
(1)原理: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有效长度来改变电阻。
(2)使用方法:
①要与控制电路串联;
②连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必须是“一上一下”;
③为了保护电路,在电路接通前应把滑片移到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的位置(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一定);
④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3)作用:①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②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③保护电路。
(4)铭牌认识: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的“50,1A”的意义:最大阻值为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
(5)其他变阻器,如变阻箱、旋钮式变阻器、光敏电阻、压敏电阻、热敏电阻等。
例1、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4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的是(  )
B.C.D.
例2、如图所示,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使得电路中电流变小,电路的E、F点与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连接情况正确的是(  )
E接A、F接B
B.E接A、F接D
C.E接C、F接B
D.E接C、F接D
例3、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实验器材:电池组、电流表、横截面积相同的电阻丝和带有金属夹的导线,其中1、2、3号电阻丝的长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1和2号电阻丝,可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B.选用3和4号电阻丝,可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材料是否有关
C.若将4和5号电阻丝并联接入电路,通过4号电阻丝的电流较大
D.若将4和5号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通过两根电阻丝的电流相同
例4、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1)实验室中有一铭牌上标有“20Ω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如图1所示。若要把它其中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到电路中去,共有 
 种正确接法;“20Ω”指的是 
 接线柱间的电阻值,“2A”指的是 
 。
(2)现再给电源、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在图2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灯泡变暗。
(3)如果你还想知道电路中电流值的改变情况,需在电路中再 
 联一个电流表,并增加 
 根导线。
(4)请根据实物电路(图3),在图4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1、通常条件下都属于绝缘体的是( 
 )
A.玻璃、铁钉
B.汽油、铜块
C.橡胶、陶瓷
D.橡皮、铅笔芯
2、在研究物质的导电性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用酒精灯对着
取自白炽灯的玻璃芯柱加热,灯泡L会慢慢亮起来。对此,以下叙述
正确的是( 
 )
A.玻璃芯柱和灯泡L是并联的
B.电流表的示数将逐渐变大
C.通过灯泡的电流要比通过玻璃芯柱的电流大
D.加热过程中,玻璃芯柱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把一根长1m、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两极上,通过电阻丝的电流是1A,若将此电阻丝对折起来后再接到原电源的两极上,通过电阻丝的总电流(  )
A.大于1A
B.等于1A
C.小于1A
D.为0
4、现有甲、乙、丙、丁四根导线.甲:长为1m,横截面积为1mm2的镍铬合金线;乙:长为1m,横截面积为0.5mm2的镍铬合金线;丙:长为0.5m,横截面积为1mm2的镍铬合金线;丁:长为1m,横截面积为0.5mm2的锰铜线.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用其中的两根导线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以上三种选择都可以
5、一根金属丝原来的阻值为5Ω,将其截去后,把余下的金属丝均匀地拉到原长,则当温度不变时,处理后的金属丝的电阻将(  )
A.仍为5Ω
B.小于5Ω
C.大于5Ω
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模拟滑动变阻器原理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A.B.
C.D.
8、如图为旋转式变阻器的结构图,a、b、c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d为旋钮触片。将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调节灯泡的亮度,当顺时针旋转旋钮触片时,灯光变亮,则应连接接线柱 
 (选填“a、b”、“b、c”或“a、c”)和灯泡 
 联后接入电路中。
9、在“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强度”的实验中,图1是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图2是实验电路图。若将线头M、N分别接到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A、C上,当滑片P向右(即向B点)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学习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后,小明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调光灯,装置如图2所示。他把滑动端的金属夹首先夹在了铅笔芯的B端,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金属夹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这一看不见的变化可由 
 来呈现。通过分析,此简易调光灯的电路还有一些不足,请提出两种改进意见: 
 ; 
 。
1、下列几组物质中,都属于导体的是(  

A.橡胶手套、食盐水、干木棒
B.铜条、人体、铅笔芯
C.塑料尺、花生油、陶瓷
D.硬币、橡皮、玻璃棒
2、有一只电灯,它不发光时电阻是R1,正常发光的电阻是R2,则R1与R2相比较(  )
A.R1=R2
B.R1>R2
C.R1<R2
D.无法确定
3、某学生用实验来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关系.具体方法是把两根不同的合金丝A和B分别接到电压相同的电路中,并观察通过它们的电流强度IA和IB的大小.下列四个现象,能直接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的是(  )
A.当A和B分别为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和锰铜丝,且A比B长时,IA<IB
B.当A和B分别为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且A比B粗时,IA>IB
C.当A和B分别为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且A比B长时,IA<IB
D.当A和B分别为粗细和长度都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和锰铜丝时,IA<IB
4、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A端滑动时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5、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和滑杆相连,滑杆可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油量变少,电流表示数不变
B.油量越少,电流表示数越大
C.油量越多,电流表示数越小
D.油量越多,电流表示数越大
6、如图所示是一种调节收音机音量兼开关的调节器,若要使音量最小,滑片P应接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7、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如图中的哪一种连接方法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设计的“风力测试仪”。O为转动轴,P为金属球,OP为金属杆,AB是电阻丝。无风时,OP下垂并与电阻丝的B端接触;有风时,球P受风力的作用,使OP绕O点偏转,电路中接有一个电流表,测风力时闭合开关S即可。通过分析可知:金属杆OP和电阻丝AB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若电流表示数增大,则表示风力在_____________。电路中接入电阻R0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例1、A
例2、B
例3、D
例4、(1)2;AB;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2)如图;
(3)串;一;
(4)见下图
1、C
2、B
3、A
4、A
5、C
6、C
7、D
8、bc;串。
9、减小;减小。
10、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增加一个开关;增加铅笔芯的长度。
1、B
2、C
3、C
4、B
5、D
6、B
7、C
8、滑动变阻器
增大
防止风力过大引起短路,损坏电流表。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