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 识 平 均 分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平均分。
教学过程:
课前小游戏:(也可视情况放在课中)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谁是最棒的?我是最棒的!
一、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
生:看过。
师:那你们一定知道美猴王孙悟空咯?(课件出示图片:美猴王孙悟空)。
生:知道。
师:(指着图片上的美猴王孙悟空)今天啊,美猴王孙悟空也要来跟我们一起学习,大家欢迎他吗?(生:欢迎)他听说咱们泸州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他带来了6个又红又大的桃子,要奖励给创文表现最好的文文和明明。你们愿意帮他分一分吗?(生:愿意)
二、自主学习:教学例1——认识“平均分”。
(课件出示:6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和文文明明的图片,并插入文字“有6个桃子,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师:老师先问一问,这里要把6个桃子分给文文和明明,意思就是,要把桃子分成几堆呢?
生:两堆。
师:会分吗?说说你想怎么分?
生1:我想第一堆分1个,第二堆5个。
生2:……
师:大家真了不起,把6个桃子分成两堆,大家帮美猴王想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师边指着黑板上的三种分法边说)第一种分法是一堆1个,另一堆5个;第二种分法是是一堆2个,另一堆4个;第三种分法是是一堆3个,另一堆也是3个。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观察,如果你是文文明明,最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生:第三种,因为分得的两堆都是3个,两堆都是同样多。
师:真是善于思考的宝贝!是啊,这种分法最公平,每堆都分得3个,每堆分得同样多。文文和明明也喜欢这种分法,因为这样分最公平!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叫做平均分)
师:来,我们齐读一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师:那么,另外两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生:不是平均分。(师追问:为什么不是平均分呢?)
生1:因为分得的每份不是同样多。
师:哦,因为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所以就不是平均分。要每份分得同样多才是平均分。
师:好,孩子们,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平均分。(板书课题:平均分)
三、巩固练能:感悟“平均分”。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平均分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跟孙悟空一样有火眼金睛,会识别平均分。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课件出示: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是的请在()里画“√”。)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三只小狗分骨头,每只分得4根骨头。)
师:三只小狗分骨头,这是平均分吗?
生1:是。(师追问:为什么是平均分?)因为每只小狗都分到了4根骨头。(师:都分到了4根,也就是说,每只小狗分得怎么样?(生:同样多)
师:三只小狗分骨头,每只分得同样多,这是平均分。所以她回答得对不对?嗯,她说得很对,请坐下)
(课件出示第二幅图:3只小猴分桃子,第一只分得1个,第2只分得2个,第三只分得3个。)
师:那这一幅呢?三只小猴分桃子是怎么分的?是平均分吗?
生1:不是平均分。(师:为什么不是平均分?)因为第一只分到1个,第二只分到2个,第三只分到3个。(师:也就是说,每只小猴分得?生:不一样多)
师:说得真完整,不错!每份分得不一样多,这就不是平均分,不是平均分就不公平,对吗?(生:对)
师:那谁能帮小猴重新分一分,让它变成平均分呢?
生:把第三只小猴的桃子分1个给第一只。
师:这样就每只小猴都分得2个了,每只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师:看来呀,这两道题,都难不到大家。认真的你们真的很棒,咱们掌声夸夸自己。
(课件出示第三幅图:分香蕉:每份2个,有5份)
师:仔细观察,现在小猴吸取教训了吗?现在是平均分了吗?
生:是,因为每份分得2个。(师: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孩子们真不错,3幅图的分法都难不倒大家。
(课件出示第四幅图:一块西瓜被分成了大小不一样的5份)
师:孩子们请看这幅图,有一块大西瓜,被分成了几份?(生:5份)对了,被分成了5份,这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因为分得的每份不是同样大的。
师:所以,这里虽然分得的每份都是1块,但是每块的大小是一样的吗?(生:不是)
师:不是同样大小,也就是每块不是同样多,那像这样的分法也不是平均分。
师:通过这4道题,你们发现没有,要判断是不是平均分,重要的是看什么?
生1:要看是不是一样多,是不是一样大
师:那就是要看分得的每份是不是同样多(在已板书好的“同样多”三个字下面划上着重符号。)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老师这里还有一道更难的题想要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师:(课件出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哪种分法对?在对的( )里画“√”)谁能把题读一读?
师:很好!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哪种分法对?
生:第二个对。
师:为什么选第二个,不选第一个呢?
生:因为第一个每份不是同样多。
师:那为什么不选第三个呢?第三个每份同样多啊。
生:因为第三个只平均分给两只小猴。
师:说得真好,你真的很了不起!
四、自主探究:教学例2——深化“平均分”。
1、动手分一分:
师:平均分呀,在生活中真的很多很多。大家还敢继续接受挑战吗?(生:愿意)
师:梅老师呀,正好想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你们愿意帮我分一分吗?
生:愿意!
师:我先来问问同学们,它要求“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生:也就是每份要分得同样多的铅笔。
师:说得很好!那请你们用12根小棒代替铅笔,同桌二人合作分一分吧。分好了相互说一说是怎么分的。开始!
(同桌二人合作分一分,师巡视、指导)
展示交流:(可让学生自选学具演示)
生1:同桌二人上台演示自己的分法,一人分另一人说说是怎么分的。其余学生仔细观察他们是怎么分。
我们是:第一次每份分1支,第二次再每份分一支,一支一支地分,每次分出3支,共分了4次,刚好分完。
师:还有别的分法吗?
生2:我4支4支地分,每份刚好4支,刚好分完。
生3:我先2支2支地分,再2支2支地分,刚好分守。
生4:我先3支3支地分,再1 支1支地分,刚好分完。
…………
师:仔细观察,这些分法的结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每份分得的都是同样多的,都是4支。
师:也就是(课件出示: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 )支。)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4)支。
师:好,请大家轻轻翻到第66页,快速勾划出”平均分”的定义,并完成例2填空。
练习精究——深化“平均分”。
师:用你刚刚学到方法去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吧。请翻到第68页第1、2题,先用学具代替松果分一分,再完成填空。老师要请完成得最认真的宝贝来演小松鼠参加分松果哦!
总结与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明白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学会了用小棒代替实物进行?(平均分);这节课你学得快乐吗?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均分”
教学“试一试”
认识了“平均分”这位新朋友,要用它来解决一个问题。(多媒体出示试一试)
什么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操作要求:再拿2个花片,8个花片平均分
“每几个一份,分成了几份?”把你的分法说给同桌听。
再试试还有别的分法吗?
最后选择一种分法,向大家汇报,“每几个一份,分成了几份?”
交流汇报(多媒体呈现三种分法)
?
三、深化“平均分”
教学例2
猴爷爷带着小猴们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多媒体呈现主题图)
数一数树上一共有几个桃?
猴爷爷要把这些桃分给小猴,为了公平,它准备这样分:
每只小猴分2个桃,知道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举手?
不知道,有什么办法知道?
拿出8个花片,每几个一份,分一分?
如果花片也没有,怎么办?
还可以每2个一份,就是两个两个数一数,有几个2?
有4个2,所以分给4只小猴,追问:为什么要2个2个地数呢?
(多媒体呈现分法)完整的读一读,填书。
教学试一试:
小朋友们帮助猴妈妈和小猴解决了难题,现在老师想让小朋友放松一下。我们来玩小棒游戏好不好?拿出你的12根小棒。
听好老师的要求: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学生独立分)
汇报交流:“每几个一份,分成了几份?”填书。
谈话:很好,接下来,12根小棒,每3根一份。(学生分)分成了几份?每份的根数都同样多吗?(学生回答)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学生分)分成了几份?每份的根数都同样多吗?(学生回答)
? 比较上述三种分法,你们发现什么?学生交流。
小结:要分的总数不变,每份分的数越少,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份分的数越多,分得的份数就越少。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平均分”,谁来说说什么叫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怎么分,就是平均分呢?(把一些事物按每几个一份的分,是平均分。)
感受藏在里面的口诀。
体会12根小棒分一分,每一份的根数越多,分成的分数越少。
?
四、应用拓展,巩固“平均分”
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下面我们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好吗?
1、看看谁是“火眼金睛”。
共同读题,手势判断,说明理由。
小朋友们真聪明,各个都是火眼金睛。
2、读题:有两个要求,先圈,再填空。
独立完成,交流校队,关注错误。
提醒:图上已经圈好的圈也要数进去。
发现藏着的口诀。
3、读题,调查,知道答案的举手,不知道怎么办?
14个花片,每2个一份,分一分。
想乘法口诀。
把14个气球,每2个圈一圈。
如果没有花片,也没有气球,又想不出14里面有几个2,也想不出乘法口诀,怎么办?画图表示。
?
五、全课小结,回味“平均分”
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