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3 14:51:23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大致说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
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
观照的芑术承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
这种情况下,芑术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②一般认为,艺术的价值是多重的,这其中既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伦理学的成分。而在我们看来,认
识内容的多少并不是芑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徐悲鸿笔下那幅不太合乎解剖学原理的《奔马》便不会价
值连城了;伦理成分的强弱也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贝多芬谙写的那首不太具有道德色彩的《月
光》便不会被千古称颂了。说到底,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给人想象的空间和
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怀。相对而言,我们可以将这种精神关怀分为初级
和终极两种类型。所谓¨初缀关怀”,是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
康状态。比如我们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到影院去观赏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到歌厅里去唱几首脍
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虽然没冇什么强烈的精神波澜、深刻的灵魂触动,但总归是一种精神享受。所谓¨终极
关怀”,则是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追问,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比如我们在孤
独、寂寞或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去音乐厅欣赏一部交响乐,去歌剧院观看一部悲剧,虽然不见得开心、解闷
儿,但常常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慰藉。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不冋境遇中的欣赏者来说,这两种
艺术各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③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加以理解。譬如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写的那首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別》,从宇面上看,仿佛没冇什么深奥的道理,
但它之所以被人们千古传颂,自有其“终极关怀”的重要意义。那“一岁一枯荣”的生命历程,就像代代不
息的人生一样,在宿命的轮回中不断燃起新的希望。一首短诗如此,一场戏剧、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更是
如此。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从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的终极关怀
④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晢学本体论并不发达,宗教也并不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古
人的终极关怀往往是通过审美活动加以实现的,这种代偿功能也正是中囯古典芑术特别发达的原因所
在。我们知道,文明的人类之所以陷入异化的痛苦,乃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原始纽带。因此作为治疗异化痛苦的古典芑术,最常用的方式是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断
2019—2020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2019—2020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命题意图】本题考査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題思路】爸爸的家书和他的抒情文章一样”对原文理
【解题思路】A项“逐步取代哲学和宗教”理解不正确:B项解错误,原文说到家书“不是为发表而写,可以百无禁
“并不表现在认识和教化方面”理解错误,原文说“艺术的忌”,可见二者并不完全相同
价值是多重的”;C项“只有……才能为遭受异化痛苦的人8.【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们提供精神关怀”理解错误,从原文看“初级关怀”也属精【答案】①洒脱节俭,不重外表;②为人着想,深谋远虑;③
珍惜信件,重视情感。(答出一点2分,三点6分,意思相
2.【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9.【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
【解题思路】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分析错误
解读的能力
【答案】①写信是爸爸抒发情怀、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②写信是聚少离多时,爸爸和我相互交流、彼此深入了解
的主要途径;③写信是爸爸寄托夫妻情、父女情、朋友情
【解题思路】强加因果,且“必然不够偷悦”说法过于绝对。的方式。(答出一点2分,答出三点6分。意思相近即可)
【答案】D
10.【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只有提高造林成活率.才能提高木材产量
【解题思路】四方”是“易朝廷”的主语,主谓之间不应断
进而有效缓解国内木材的供需矛盾”分析错误,提高成活开,排除B、C项。“上书”的目的是“请觐”,二者不应断
率,提高产量,进而缓解供需矛盾,只是手段之一,不是唯开,排除D项。“臣,府县吏也,不宜行,恐四方易朝廷。”
一手段,从其他材料可知还有其他手段和途径,故是错穆宗曰:“联东宫时闻刘总,比年上书请觐,使问行期,乃
误的
不报。卿为我行喻意,毋多让
5.【答案】B
11.【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解题思路】A项“西南、河南和甘肃的森林被大量砍伐,【解题思路】掌管官吏任免之事的是吏部
造成全国森林覆盖率减少至12.7%”分析错误,森林覆盖12【答案】B
率减少至12.7%的原因是全国性的,上述地区只是典型【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
现象,“造成”一说不恰当;C项“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有所提能力
升,目前处于19%~23%之间”分析不当,由材料二可知,【解题思路】建封强署(强行委任)”可见温造不是主动
01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2020年达到23
以上”是期望目标,目前只能说短期目标基本实现;D项1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经济发展需要“说法不准确,从材料中不能看出日本因【答案】(1)温造为刘总讲明祸福得失,刘总害怕,惊惶得
经济发展需要而大规模砍伐森林;“直到20世纪90年代好像兵刃加于脖颈上,从此把所统辖的九州的情况登记
才基本取得成效”也不恰当,从文中看,90年代“其森林覆造册献入朝廷。(“开示”“矍”“籍”各1分,大意2分。开
示:展示、显示;矍:惊惶急视的样子;籍:登记造册。)
6.【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探究文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2)温造性情刚直急躁,别人有人违逆自己的,即使位高
的能力
有权势,(温造〕也要在气势上胜过他。(“刚急”“仵”
【答案】①进一步完善森林保护相关立法,认真落实已有各1分,大意2分。刚急:刚直急躁;忤:违逆,抵触;出
法律法规;②增加木材进口量降低林业在经济产业中所超过胜过压倒。)
占的比例;③政府通过贷款、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种树|【参考译文】
造林;④政府出资,购买林地,兴建保护林,涵养水土
温造宇简與,仪表俊美奇伟,秉性酷爱读书,但为人气
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给满分,意思相近即可)盛,很少有所拜服。寿州刺史张建封听说他的名声,用文书
7.【答案】C
钱财招揽礼遏他,溫造高兴地说:“真是让人满意的人啊!”
2019—2020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