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认识扇形统计图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认识扇形统计图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3 13: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包括读统计图和认识统计图两方面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扇形和百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与前面所学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联系不大,但它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而且有效表示数据的重要基础。
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培养。
通过课前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对圆和扇形之间的关系、百分数的意义已经比较熟悉。关于本节课的学习方式,学生表示喜欢自主探究来学习本节课。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读扇形统计图,交流、讨论、认识扇形统计图特征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征,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能提出问题并解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概括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扇形统计图中圆和扇形的关系。
教法学法
课标中指出:数学学习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在这节课上,我主要采用指导探究法、引领发现法,使学生在迁移、转化、归纳的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读扇形统计图
引出扇形统计图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你能算出男、女生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吗?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计算,交流时我利用EXSEL表格生成扇形统计图,并引导思考:这幅图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给它起了名字吧?师生一起根据它的外形特征它起名:扇形统计图。(板书)
然后出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查的结果制作的其他三张扇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此环节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利用多媒体手段生成扇形统计图,然后给它取名字,目的是激发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落实了最终教学目标的第1条。
2、读图,交流信息
接下来请学生读统计图,看一看从图中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全班交流时重点理解图中百分数的意义,如:图1 :45%表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5%,55%表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55%。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然后鼓励学生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喜欢吃苹果的有多少人?步行上学的有多少人?喜欢打篮球的比喜欢踢足球的多多少人?等,给学生充分表述不同问题的机会并解答。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中百分数的意义。
(二)思考讨论、认识扇形统计图;
1、在学生充分读图——深入理解了扇形统计图中百分数的意义(板书:什么占什么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提出:每个圆表示什么?其中的每个扇形表示什么?先请同桌互相说说,然后全班交流,使学生根据扇形是圆的一部分,了解圆表示全班50名同学这个整体,扇形表示各部分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2、了解圆和扇形表示的意义之后,请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三个问题: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图中几个百分数的和是多少?从图中直接可以了解到哪些情况?
这是学生的汇报过程:视频
我顺着学生的汇报总结出: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在学生充分理解扇形统计图中百分数的意义、圆和扇形表示的意义之后,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汇报,发现了扇形统计图的特征。从而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落实了最终教学目标的第5条。
走进生活、深化理解
出示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同时深化对扇形统计图特征的理解。
(四)闯关练习、巩固拓展
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这是基础题,这是提高题,请小老师到前面来讲;选择题使用hiteach智慧课堂及时反馈功能,并用扇形统计图来了解学生答题情况。
课堂小结、提高认识
请学生说说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六)网上作业、查漏补缺。课后我利用网上作业盒子对本课知识进行小测,以便及时查漏补缺。
六、课后思考
本节课我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索,在探索中提炼,在生活中拓展,从而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