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理想的风筝
教学目标: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会本课12个生字,10个新词,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从课文2、5、6、9自然段中自选一段背诵,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人,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会本课12个生字,10个新词,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问同学们谁放过风筝?谁又放过理想的风筝?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时正音,特别指出易读错的字“翘”、“咻”。
2.随机理解下列词语:连翘、女娲氏、倘若、哽咽、慷慨、酸涩、翱翔。
3.找和“翱”的右边相同的字。
4.同桌检查朗读课文。
5.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6.交流不懂的问题并整理。
三、整体感知,初步读懂课文。
1.了解课文内容: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说。
2.理清文章脉络。
四、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五、作业:搜集残疾人顽强拼搏的事迹。
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把“你们的老师与刘老师有多远”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其实本文较难理解的应该是,题目的含义及刘老师课上与课下的表现有什么关系,因此,我把这个两个问题作为重点来指导学生自学,学生能很快从课文中找到刘老师课上课下的表现的句子,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这些句子能表现出人物的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从课文2、5、6、9自然段中自选一段背诵,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人,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想法与表现刘老师精神品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看到课题你想说些什么?
二、深入课文 自主探究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刘老师哪些事情?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2.画批
3.小组交流
4.汇报交流
5.指导朗读
6.看视频,感受刘老师这个人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课外拓展 意在创新
1.导:同学们,通过感悟刘老师的语言、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他对生活、工作的热爱,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
2.自由发言
3.问:刘老师放起的仅是一架风筝吗 ?
4.学生讨论
5.引读:虽然,已经近三十年没见到他了,(学生齐读 )…
四、作业:
从二、五、六、九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
课后反思:
在上课的过程中,有些小小的意外,一个是讲到刘老师的精神时,有个学生说:“老师,我好像没有什么感觉。”也就是说他不觉得刘老师这样有什么好的。当时,我真的不知如何应对,“怎么会没感觉呢?”我心里反问,并在脑子里迅速地寻找相关的答案。其它同学反应也非常强烈,认为他是在胡闹。而我也是急了,解释什么我都忘了,只知道理由很牵强。还有一个是,讲到刘老师在上课时,逢到板书,得有圆木棍撑地,在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再以同样的方式转回来。每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讲到这时,有的同学说,从中看到刘老师工作很辛苦吃力,令人心疼.有的同学说,从中看到刘老师积极向上的,乐观的精神.还有的说看到刘老师的开朗。听到“开朗”这个词,有个同学就不干了,他马上反问道:“难道说是刘老师他喜欢自己没腿吗?”对方听了一下子就愣了,无言以对。看到这里,我马上给他解围:“刘老师残疾了,这是事实,但他总不能以此为借口什么都不干啊!相反的是,他干的每一件事都很积极乐观,也就是说他毫不介意自己是个残疾人。那么,说他开朗也是可以的。”完了,又马上转话锋:“能这样质问,说明该同学上课时,认真听讲,并且进行思考。不错!”我不知道自己当时这样的处理是否合适,下课后,我还在想,前前后后,点点滴滴,我想了很多,总觉得不够满意。
从这节课来说,我觉得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够,其一,课前准备不充分,考虑得不全面。其二,课上随时应变的能力不强。其三,自身的语文素养,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往后一定要更加努力,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