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 番禺区南村镇梅江小学 课题名称 《红绿灯下》
班 级 三(1)班 指导教师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知红绿灯下交通景物的造型特点,认识了解一些交通设施;
2、认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和红绿灯下有前后遮档关系的道路交通场景。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与发现中,认识马路、汽车、红绿灯等重要的交通设施;
2、在创作与表现中,大胆运用水墨画来绘画表现红绿灯下的道路交通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遵守交通规则,营造良好的交通秩序,应“从我做起”的道理;分享水墨画的乐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同学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进行简单的画面构思和表现。也能用水墨简单的进行绘画体验,但是对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以及空间的前后遮挡关系的复杂交通场景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学习。
教材分析 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范畴,主要以“红绿灯下”为题材,让学生通过观察与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的美术学习活动,激起他们的创作欲望。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交通设施和遵守交通规则,并在创作中将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和遮挡关系融入到传统水墨画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水墨画表现红绿灯下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教学难点:能运用各种物像组合成有前后遮挡关系和近大远小的道路交通情景水墨画。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微课视频、水墨画工具等;
2、学生准备:研学案、水墨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1、红绿灯的游戏导入:小交警负责操作红绿灯,学生分组扮演行人和汽车,做“红绿停,绿灯行”的游戏。 学生积极投入红绿灯的游戏。
体验红绿灯下有序的交通秩序。
一、观察 与发现 1、看一看:观看视频。
2、问题一:红绿灯下有哪些常见的人和交通设施?
3、问题二:交警、行人和汽车有什么特征? 2 看一看、想一想和说一说。
解决红绿灯下要画什么的问题。
二、欣赏
与探究
1、问题三:红绿灯下可以怎样画?交通秩序该如何体现?(小组讨论)
2、欣赏“近大远小”和“遮挡关系”作品。
3、认识什么是“近大远小”和前后遮挡关系。(微课视频)4微课视频:教师示范。 1、认真欣赏作品,积极思考问题,并进行讨论,小组讨论后积极回答问题。
2、学习观看微课小视频
3、学习领悟“近大远小”和前后遮挡关系,并进行水墨小练习。 解决如何画好红绿灯下有近大远小和前后遮挡的关系的问题。
通过微课视频和小练习直观解决绘画技法上的重点和难点。
三、创作
与表现 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2、总结绘画步骤。
3、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教师辅导。创作内容: 以“红绿灯“为主题,运用水墨画出马路、汽车和红绿灯等重要的交通情境水墨画。 大胆创作完成红绿灯下水墨作品。 在课堂艺术创作中巩固和提高美术表现能力。
四、分享
与评价 1、小组评:各小组选出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2、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喜欢?
3、小组完成研学案的《学习与评价》小组长进行汇报。 学生自评、他评互评作品。
评价点:1、能画出简单的交通场景。2、能画出“近大远小”的关系和前后遮挡关系的道路交通情景。3、谁的红绿灯下水墨画面比较独特新颖。 分享和多元评价作品,建立自信心,升华课堂。
课后延伸 观察有“近大远小”和前后遮挡关系的事物或情景。 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教学活动反思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