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 用数对确定位置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 用数对确定位置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3 14:4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2、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简洁性和有予性,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让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学生理解了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进一步休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悟数对与物体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
5、通过具体的素材,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自主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进一步休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悟数对与物体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与学生交谈,引出“关键词”。
师:我们是什么班?
生:五3班;
师:五3班也就是五年级三班嘛,那为什么你在介绍时不说五年级三班,而说五三班。谁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预设生:因为说五三班简洁,……;
师:唉哟!说得好,就是“简洁、明了”,对吗?
教师顺便板书:简洁
师:那如果要开家长会,要请你妈妈来五三班参加家长会,你会怎样介绍我们五三班的位置,让妈妈很快就能找到咱们班。有谁来说说。
如果冷场,师说:那就对妈妈说,我们五三班就在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你自己找呗。……
预设生:在五楼,从左往右数第6间课室(或从右往左数第1间课室)。
师:这个同学用了一个词,“从左往右、(从右往左)”,说得真好。那就有问题啦,你说的从左路往右(从右往左)是怎样看的?
生答:是从面向我的左手边数起的为左。
师:哦!你的意思是面向自己的左手边才是“左”,右手边才是“右”;那现在老师面向着你们,老师的左手边才是左,老师的右手边才是右。对吗?……。
师:那如果老师请个同学到讲台来,他就要面向着你们后,才能确定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对吗?……。同学们真棒。
如果再冷场:教师引导集体说,五三班在 楼,从 往 数第 间课室,这就可以介绍清楚了吗!……,唉哟!同学们真棒,向妈妈介绍清楚,总比你对妈妈说,你去找呗有礼貌多,对吧!
师:其实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要用上刚才我们所用到的“简洁、有序”的数学思想来思考问题。
2、教师板书课题: 确定位置 简洁 有序

二、新课教学: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一个座位,现在老师要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可以是用文字的形式,也可以用某种图形的形式,将自己的座位表示出来,而且能让同学们一看你的设计就很快知道你是座在哪儿。
1、第一次自主探索,引导明确“列”和“行”。
师: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个活动,请同学们打开信封,在里面拿出第一张学习研讨单(一),可以先观察给出的座位表图形,在研讨单上完成第1小题,记录下自己的座位位置,但有个要求,要用到刚才我们归纳出来的数学思想去思考。……。
教师巡视,第一次抽选学生作品并展示,预设有学生写到:第几组第几位,第几组第几行,第几列第几位;……。
师:同学们,你发现没有,在这些作品中,各人的写法都有所不同,有的说“组”,有的说“列”,有的说“位”。对于这样写法,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生1:他写得就只有他明白;
预设生2:显得有些混乱,不统一;……。
师:对的,这样就会出现了他写的他懂,你写的你懂,那我们就变得“不懂”。
(唉哟!看,真配合)
师:那么在确定位置上,应该先怎样?
生:应该先统一好……;
师:统一好什么;….;
师:对的,在确定物体的位置时,要先规定好“列”和“行”。那有谁有感觉,怎样的是才是“列”,怎样的才是“行”。
生:……;
师:对的,一竖一竖排列的叫“列”,而一横一横排列的叫“行”。
师:那现在请同学对自己的位置再修改一下,统一用上列和行,不再用其它组或位啦。
教师巡视,不再作点评,因为在后面的环节还有一项是要在座位表上用数对形式填写自己的座位的。
2、第二次自主探索,引导确定方向。
师:下面我们要进行第二个活动,先请班长站起来,给大家打个招呼。….。
师说:哦!班长在那。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一下我们的班长。
(班长是我们班上的领头羊,对吧?他是优秀的孩子,只要他保持着努力,他在班上肯定是前茅,所以老师就特意请班长作为代表)。
师:现在又请同学们在信封里拿出第一张研讨单,在第2题里写出班长的正确位置,当然要注意用好“列”和“行”来描述哦。
生:……;
教师巡视指导,又抽选一些作品展示、讨论。在展示的作品中如果有不同的方向表示出来的,不同的方法更好。
展示作品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时间后再开展教学。
师:在这些的作品中,我发现了大家都会用上“列”和“行”来表示位置,但在表示“列”的时候,有的同学是从左往右数的,有的是从右往左数的;在表示“行”的时候,有的是从上往下数的,有的是从下往上数的。(或者说:你的是从左往右数是第一列,你的从右往左数是第一列,两人意见不同)。对于这样的表示,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这样的表示方法不统一;
生:要统一数的方向;…..。
师:在确定位置时,只规定了“列”和“行”够不够;
生:不够;
师:对的,在确定物体的位置时候,我们必须要有统一的思想,不然就会出现“你说的你懂,他说的他懂,而我们就变得‘不懂’。”
(唉哟!看, 真配合)
师:当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展示一个正确的作品,引导说:同学们,在我们国家里,确定物体的位置规定为一竖一竖地摆放为“列”,规定从左往右依次地数为第1列、第2列…;而一横一横地摆放为“行”,规定从下往上依次地数为第1行、第2行…。
教师带领集体,并结合好课件,齐数第几列和第几行。
师:而且规定表示位置的方法一定是先说“列”的,再说“行”的,不能反过来。现在明白了,一起正确地读一下班长的位置。引导齐读,理解表示的意义。
3、第三次自主探索,引导用数对形式表示物体的位置。
如果之前有出现了用符号表示过的作品,再将它投影呈现出来,引导集体质疑和纠正。最后再由老师引导,定好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规范书法。(此环节,如果能用上“高拍仪”这个工具就更加好,先是在前面拍好,放在白板的一边,然后再调它出来使用)
师:刚才在设计时,有同学有上这样的符号,我们来看看。……;请问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想,谁能说说。(或者教师直接请当前作品的同学回答,让他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到这里,同学们都明白了怎样用数学语言表示出自己的座位,但在我们数学界里,还有一种更加简洁、明了的方法表示某一物体的位置,就像刚才上课时同学介绍咱们班是五三 班那样的形式,下面请同学们再打开第一张的研讨单,在设计好的座位表格里,尝试用数字来表示出自己的座位位置。这里要特别注意,是用数字这种符号,不要再写文字哦,而且我的格子大小有限呢。
生:……;
选好一些作品后,让作品该生说说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此环节一定要引导明确:数对里面的第1个数字所表示的是第几列,第2个数字所表示的是第几行,不能交换说。教师顺便板书:
用数对 确定位置 简洁 有予
(3,4) 读作:数对三四
第3列,第4行
三、课堂练习:
1、从课堂练习中,引入“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
(1)共完成三道题目:
第一道是引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0页例2,可以让学生直接做在书本上;
第二道是完成课本第21页中的第1题,目的是让同学将五个水果都能在水果的上方写出它的数对;
第三道是完成课本第21页中的第2题,其中第(1)小题教师明确:请在字的上方写上数对;而第(2)小题明确:请用“ ”框出给出数对所对应的字。
生:……。
(2)完成练习后,教师在课堂上应用好这三道练习题,开展“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研讨。
师:请同学们在信封里拿出第二张“研讨单(二)”;
教师展示出研讨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设计在研讨单上。
师说:完成后请同学们想一想:
<1> 像这样的数对,它都有些什么特点?
<2> 像表格中这样的图形,它都有一组对应的什么?
<3> 一组数对,都对应着一个图形;而一个图形,都对应着一组数对。数对与图形之间具有怎么样的关系。观察数对与它相对应的图形,你能发现什么?
生:……;
教师边聆听同学的汇报,边引导集体质疑,然后板书展示出数对与图形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一一对应的数形结合思想。
四、家庭作业:
请同学们将老师发的座位表保管好,回家后教会爸妈怎样确定自己的座位。告诉家长,下次开家长会时,我就用数对的方式告诉家长我的位置。
【板书设计】
用数对 确定位置 简洁 有序
(3,4) 读作:数对三四
第3列,第4行
图形 数形结合 它是一种数学思想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课本是这样告诉学生的:竖排叫做列,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是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逻辑前提,但是让学生明白站在不同的“观测点”来观察结论是不同的,确定位置要有统一的标准,有着一定的意义。
所以,课堂上我本着从现时的班级座位作为教学内容载体,先通过观看本班级的课桌图,按八小组整齐摆放好,接着先让学生凭着平时的经验,介绍班级课桌摆放是按什么规定安排的展开情景引入教学。然后利用三大层次的教学,分别是先认识“列”和“行”;再认识第几列规定是从左往右数,第几行规定是从下往上数;最后让学生尝试创造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符号。课堂上都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探索,并自己创造出一种简洁明了的符号,教师只做点拨、说明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整节课能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
总的来讲,从课堂同学们的表现来讲,每一个同学都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教学设计的目标都很好的得以实现,但在教学“数形结合”环节,真的设计就只是设计,实际上还是只能留在第二课时再能探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