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测 量—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教案+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1 测 量—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教案+练习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4 11:16:42

文档简介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
2.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3.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2.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
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
课前准备
示教刻度尺、方体木块、学生自备透明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学校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田径赛分为田赛和径赛两类,在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如图甲所示;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如图乙所示。请大家思考,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如何使用呢?
二、新课教学
本节分为四个教学板块:(1)计量的重要性;(2)测量长度的要点;(3)了解误差的概念;(4)综合的测量活动。
(一)、从木工尺到米原器
1.引入: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量,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以鲁班制定中国木工尺为例,说明了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测量本质上是比较,是将被测物和标准物做比较。
“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选其中之一进行实际测量,比如请一高一矮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教师就此向学生指出,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得出统一的结果呢?通过这个活动和鲁班的故事,启发学生认识建立长度标准的必要性,同时认识长度单位以及国际单位制。中国古代在计量方面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适当介绍,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2.长度的单位(SI):
1)基本单位:米(m)
2)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km、dm、cm、mm、um、nm。(通常刻度尺的单位标注是用符号表示)
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中有数,有个粗略的概念。例如: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1毫米,小姆指宽约有1厘米,手掌的宽大约有1分米,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米左右。
3)单位换算:1km=1000m;1m=1000mm;1mm=1000um;1um=1000nm;1m=10dm=100cm。
例: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C)
A.7.2m=7.2×100=720cm
B.7.2m=7.2m×100=720cm
C.7.2m=7.2×100cm=720cm
D.7.2m=7.2m×100cm=720cm
(二)、测量长度:迈开科学测量第一步
1.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2.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刻度尺的刻度:让学生观察刻度尺,关于量程和分度值,应给学生以简单的解释。零刻度有磨损的刻度尺,可用没磨损的其他刻度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末端读数与起点刻度之差,才是被测物体的长度。
②刻度尺的使用:学生对刻度尺比较熟悉,自认为都会使用,实际上在使用中经常出错。因此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使用刻度尺出现的错误,自觉地纠正,养成按规则要求操作的习惯。
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a.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b.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


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如图丙所示)。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图丁所示)。


c.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所示);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
mm,其中69
mm是准确值,0.5
mm是估读值。
d.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图中木块长度为2.77
cm。
3.正确记录测结果
列举几个无单位数字,说用这组数是无用的。测量结果的记录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对于任何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只有标明单位数据才有意义。
4.误差
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
误差跟错误不同。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去做而造成的。错误是应该而且可能避免的。
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估读的误差外,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误差。如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简单而有效。
测量中有时估计偏大,有时会偏小,这样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2.测量长度的几种方法:
(1)直接测量
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和宽,并把数据填入课本表格中。
(2)特殊测量
①累积法
测细铜丝的直径。把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铅笔上若干圈,测出这个线圈总长,计算出细铜丝的直径,并填入实验报告表格中。
②平移法:测乒乓球直径。
③替代法:测曲线的长度。
④轮转法:用轮子的滚动来测长度,如利用自行车轮测出弧形遗跑道的长度。长度=轮子周长×轮子转动的圈数。
小结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2、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3、在用常规方法测量有困难时,可采用今天学习到的一些特殊方法进行测量。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1.从木工尺到米原器
(1)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m来表示。
(3)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1km=103m;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
2.测量长度——迈开科学测量第一步
刻度尺的使用:看、放、读、记。
3.了解误差
(1)测量中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测量中一定存在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
4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2.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第1课时 测

1.[2018·南昌期中]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2.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米的是(  )
度约为18
3.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你认为最优的一项是(  )
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线,以确定是否有磨损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4.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6.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测量最合适(  )
7.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9
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
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度值是厘米、小华的是毫米
8.[2017秋·抚宁期末]在一次实验中四名同学用相同的刻度尺分别测同一只铅笔的长度,结果分别是17.64
cm、17.66
cm、17.64
cm和17.65
cm。则该铅笔的长度应取(? )
9.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6.20
cm、6.21
cm、6.20
cm,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10.在下面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符号。
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

小明的身高约为1.68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一张纸的厚度约为80

11.单位换算。
(1)5×105μm

m。
(2)0.015
km

m。
(3)4×104
cm

m。
(4)3.5×102
mm

m。
12.误差是
(选填“能”或“不能”)避免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长度4次,测量值分别是1.32
cm、1.53
cm、1.33
cm、1.35
cm,算出的平均值是
cm。?
13.[2019·江西]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
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
cm?,分度值为

14.[2018·闵行区期中]如图甲中,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如图乙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厘米。


15.在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若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
16.[2018·义县期中](1)如图所示,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图,该铅笔的长度应为
cm。?
(2)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长度时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6.14
cm、26.10
cm、26.12
cm、26.42
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该课本的长度应为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7.如图为小亮在做“长度的测量”实验。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
(选填?“A”或“B”?)。
?
B.
参考答案
1.A
2.A
3.D
4.D
5.C
6.A【解析】
刻度尺的选取要根据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来选取,成年人的高度大约在1.7
m左右,躺着和站着的长度相差不大,准确到毫米就可以了,所以根据题中的选项,要用量程是3
m,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故选A。
7.B
【解析】
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9
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
m=122.8
cm,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都是1
cm,故B正确,D错误;两人的准确程度是一样的,故A错误;两人的结果不一样,只是估读的数字不同,都是正确的,故C错误。故选B。
8.A
【解析】
将四名同学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就是铅笔的长度:≈17.65
cm。故选A。
9.C
10.mm
m
cm
μm
11.(1)0.5
(2)15
(3)400
(4)0.35
12.不能
1.33
13.乙
2.80
1
mm
14.B
1
mm
5.50
15.B【解析】用被拉紧了的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时,皮卷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偏小。故选B。
16.(1)甲
3.40
(2)减小误差
26.42
cm
26.12
cm
(3)偏大
17.(1)1.55
0.1
(2)B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